新闻周刊:干旱污染与政治引发水资源危机

标签:

【大纪元5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琳纽约二十八日专电)在已开发国家,打开水龙头就有清水,几乎是理所当然。用水无虞的人大概很难想像全球至少有十亿人没有干净的水可用,而干旱、污染及政治因素使得缺水问题愈来愈严重。

根据“新闻周刊”报导,由于水源管理不当及气候的变化,非洲及亚洲的许多河流已慢慢干涸。中国河川的污染问题、印度农业用水不加节制及中东的以色列与阿拉伯人在约旦河西岸争夺水权的问题尤其凸显出水资源的危机。

报导指出,中国大陆的长江是全球第三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经济的命脉之一。近年来,长江的污染问题连北京政府都感到忧心,甚至在二零零二年宣布将投入五十亿美元来整治河水污染的问题。

世界野外生物基金会和中国机构的报告显示,长江生态系统受到的损害多半已难弥补。

黄河的情况更不乐观。自从一九八零年代开始,干旱及过度用水已使得这条宽阔的长河渐渐变成窄流。黄河的水既不能当饮水,也无鱼可钓,甚至不适合人们在河里游泳。

十二亿人口的印度,面对的是水资源管理的问题。农业只占印度国内生产毛额总值的四分之一,农业用水却占了印度人用水量的百分之九十。

虽然有些印度农夫因水源不足已改种石榴树等比较不需要经常灌溉的作物,多半的农夫还是种植需大量水灌溉的麦类、棉花和甘蔗。为了灌溉作物而大量抽取地下水。水文学家指出,地下水位因此每年下沈六英尺到十英尺。

约旦河西岸的水资源争夺,因为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人的争战更为严重。当年爆发六日战争的导火线就是在约旦的争水事件。最近约旦河西岸的地下水位下沈,而双方剑拔弩张的情势也更危险。

相关新闻
外电评论:全球水资源危机深重
外电评论:21世纪将爆发水战争?
胡友平救人遇难 复旦教授质问:官方隐瞒什么
中朝威胁上升 美在亚洲加强安全伙伴关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