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木乃伊蓋板

追求永恆 古埃及文化的藝術精神
圖文由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 ,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周刊》第19期藝術欄目【故宮大英展】

西元前3000年,孕育於尼羅河邊的埃及文明,被稱為「尼羅河的贈禮」,隨著尼羅河每年周而復始氾濫的自然變化與人民定期遷移的結果,造就出古埃及人再生復活與生命永恆的信念,並具體反映到藝術創作之中。

古埃及文化,雖然隨著王國統治時代的告終而逐漸走入歷史,然而卻浸潤於古希臘與古羅馬文化,成為西方文化發展的淵源之一。這件精心繪製的木乃伊蓋板下,躺著一位上層社會的女性木乃伊。在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王朝早期,這種經過雕刻和繪畫的蓋板,取代了早期放在木乃伊頭部的面具。

蓋板主人的姓名己不可考,但從雕飾風格可以確定其年代和出自底比斯(Thebes)。死者身披一件大花卉圖案的披肩,露出她張開的雙手,披肩下是一組與來世有關的神明繁複構圖,其中包括太陽圓盤和老鷹、伸展翅膀的天空女神努特(Nut)、人頭鳥身的靈魂鳥,和奧斯烈斯(Osiris)的象徵。


約西元前945年,第二十二王朝早期埃及,底比斯遺址,木高162公分。

1889年大英博物館就獲得了這塊蓋板,即便不考慮它的歷史重要性和藝術價值,這塊木乃伊蓋板早已成為該館最著名藏品之一。它有一則備受關注的現代傳說,源自一種普遍的觀念:直接或間接打擾古埃及墓葬者將招致「詛咒」。

儘管木乃伊蓋板最初的主人已無法確認(也不在大英博物館裏),但這件蓋板有個容易令人生畏的名稱─—「不幸的木乃伊」。通過口耳、媒體甚至網絡,它的故事被添油加醋地傳播。

19世紀時4位英國旅行者,自埃及帶回這件木乃伊蓋板後,據說不是猝死就是受傷,同樣的不幸也降臨到其他人身上。據說這件蓋板早期拍攝的一張照片,照片中雕繪的臉居然驚悚地變成「栩栩如生惡毒至極的埃及婦人容貌」。與這件蓋板有關最怪異故事是:它被賣給了一位美國收藏家,並於1912年裝上鐵達尼號(Titanic)運往美國,因而導致這艘船撞到冰山沉沒。

儘管缺乏這塊木乃伊蓋板具有超自然力的證據,但關於它的神話仍不斷流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世界文明瑰寶——大英博物館250年收藏展」已進行多時,本刊將系列介紹其中的各類藝術形式與歷史文物。@(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綜合報導) 3月21日是墨西哥的傳統「春分節」,每年這個時候,位於墨西哥中部特奧蒂瓦坎(Teotihuacan)的古金字塔,也就是俗稱的太陽金字塔(the Sun Pyramid),在金字塔的周圍聚集了許多墨西哥人,他們來此是為了觀賞奇景,慶祝春天的到來。而今年的活動因為有了熱氣球大賽(The Teotihuacan Hot Balloon Festival)而更加不同尋常。
  • 自由時報根據侯丹假設所繪製的3D影像,建築通道位於金字塔外牆內十到十五公尺處,在四個角的轉彎處設有開口,方便工人使用吊掛器具將石塊轉換方向。(路透)法國建築師侯丹宣稱,他可能已解開金字塔的建築之謎,表示金字塔應是「由內而外」搭建。(美聯社)金字塔外部坡道運送石材的方式應該只用在第一階段,也就是四十三公尺高基座的建構上,當陵寢建築完畢後,就使用內部通道繼續完成其他部分的建築。為了運送陵寢樑柱所需的花崗岩,工人還利用大甬道設置平衡裝置,方便將花崗岩拉到定位。(美聯社)
  • 【大紀元4月1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一個法國建築師宣稱解開了埃及金字塔建造工法之謎。
  • 【大紀元4月5日報導】(中央社巴黎四日法新電)法國鑑識科學家今天宣佈,過去宣稱是法國聖女貞德神聖骸骨與麻布衣片,其實是來自埃及木乃伊的贗品。
  • 【大紀元4月11日報導】(中央社開羅十日美聯電)三十年前在法國遭竊、已有三千兩百年歷史的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一撮頭髮,今天送回埃及,並在埃及博物館公開展示;去年底這撮頭髮一度被放上網路拍賣。
  • 埃及的巨大金字塔是怎麼樣建造成功的?這是幾千年來一直讓科學家感到大惑不解的神秘問題。現在,一位法國的建築師可能為這個問題找到了答案。 (w2007-05-22-voa29.cfm)
  • 卡拉瓦喬的《老千》有巨大的影響力,激盪出無數件類似的版本;歐洲的藝術家複製了三十餘件作品。然而,20世紀大部分時間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喬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歐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現。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