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布農族小勇士重登3300米嘉明湖 尋根報戰功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6月17日報導】霧鹿國小畢業生的最後一堂課(一)(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十七日電)「嗡嗡……」,經過二、三百年,布農族的八部合音,再度迴盪在台灣的屋脊上;布農族勇士再度回到台灣最大的高山湖泊─嘉明湖報戰功。嘉明湖海拔三千三百公尺,是布農族人的遷徙十字路口,也是驅離鄒族的古戰場,霧鹿國小九位畢業生的最後一堂課,回到嘉明湖尋根!


最後一堂課–重回祖先的遷徙十字路口(一) 嘉明湖海拔三千三百公尺,是布農族人的遷徙十字路口,也是驅離鄒族的古戰場,霧鹿國小九位畢業生的最後一堂課,回到嘉明湖尋根。圖為啞口大崩壁的白樹林!中央社

六月十四日晚上,連續幾天豪大雨後,霧鹿國小校長曾淑玉召集老師、學生、家長發放登山設備,小朋友興奮的抱著裝備,曾淑玉卻凝重的問了一聲「明天真的要上山嗎」?家長之一的海端鄉前鄉代會主席邱強永斬釘截鐵的說「出發了再說,下雨立即折返」。

聽了這句話,曾淑玉下了最後的決定,十五日一大早,霧鹿國小畢業生的嘉明湖尋根之旅,如期舉行!

十五日清晨五時,五男四女九位畢業生、五位家長、校長和三位老師,準時在霧鹿國小利稻分校集合,往嘉明湖登山口出發。

登山口前,小朋友卸下裝備,跟著家長一起祭祖,告訴祖靈,「我們要回到祖靈住的地方了,保佑這趟行程平安」。邱強永說,布農族沒有鬼神,只有祖靈。登山口前有一棵傾倒的二葉松,邱強永削下一片樹幹,輕易的點燃,他告訴小朋友,二葉松油脂多,過去布農族拿來當火把,現在的森林火災,大部分是因二葉松所引起。

過了向陽避難山屋,第一個挑戰是大關山峭壁,二、三百公尺長的六、七十度陡坡,佈滿大大小小的「壺穴」,「壺穴」原來是在河床上形成,卻能在海拔二千多公尺的高山看到,相當稀奇。

接著是著名的「玉山圓柏」,白色蒼勁的樹幹,迎著強烈的山風,在森林界線上唯一生長的針葉樹讓人感到敬畏;往前推進,則是「中央山脈南斷的驚嘆號」─啞口大崩壁和「睥睨山林的白巨人」─白木林,大自然處處充滿神奇。

最大的挑戰─好漢坡,幾乎達到八十度的坡度,一百多公尺的山頭,布農族小勇士有些力不從心,儘管如此,還是咬著牙,在校長、老師、家長的加油下,終於苦盡甘來,抵達嘉明湖避難小屋。

當晚夜宿嘉明湖避難小屋,受到溫度急速下降的影響,男同學古偉傑出現輕微的高山症,發生嘔吐;女同學陳韻如則心跳飆高至每分鐘一百一十下,心臟不適,校長、老師心情沉重,此時只能求助上天,大家手接手為這兩位學童禱告,希望平安度過這一夜。

第二天清晨,太陽不偏不倚,從向陽山頂冉冉升起,兩位學童平安的度過了這一夜,且體力已恢復,用過早餐,大家直奔嘉明湖。

「我們回來了!」五位男學生和七位家長在嘉明湖畔圍成一個小圈,口中發出「嗡嗡」的聲音,八部合音再度穿梭雲霧、迴盪山谷。

完成壯舉的男同學,在女同學的圍繞下,遵循傳統「報戰功」,告訴祖靈,自己是誰的後代,自己如何克服困難登上嘉明湖。

隨後校長曾淑玉頒發畢業證書給九位小朋友,輕撫小朋友的臉頰說,「你們在學校的最後一堂課─尋根,已經圓滿結束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