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際組織助台灣發聲 中共壓力下道歉受制裁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周盈成日內瓦二十日專電)考試院長姚嘉文三月底以國際自由聯盟代表身分進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為台灣發聲,引發中共打壓,國際自由聯盟今天被剝奪在聯合國體系內的諮商地位,為期一年,並被迫發表道歉聲明。

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今天在日內瓦的會議中,宣布國際自由聯盟與中國等相關方面在會前達成的解決方案。因為有這項方案,經濟與社會理事會今天並未就如何處理此事進行投票。

經濟與社會理事會之下的非政府組織委員會稍早曾建議,撤銷國際自由聯盟在理事會的非政府組織諮商地位案。

國際自由聯盟在聲明中對於三月發生的事情表示遺憾,並說此事不應該發生,未來將遵守聯合國對非政府組織的相關規定。

國際自由聯盟(Liberal International)是一個世界各國自由民主政黨組成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總部設在倫敦。台灣的民主進步黨是國際自由聯盟會員。

今年三月二十九日,姚嘉文以國際自由聯盟代表身分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四次會議中發言,呼籲聯合國會員國支持台灣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中國抗議與壓力之下,這次發言演變為聯合國的政治風波。

人權理事會議主席、墨西哥常任代表迪艾爾巴及秘書處在次日下午即分別道歉,指姚嘉文不應在聯合國出現及發言,發言紀錄並已被徹底「消影、消音」,且類似情況或錯誤以後不會再發生。

迪艾爾巴並呼籲參與聯合國活動的非政府組織要尊重聯合國既有的相關規則、行政程序,處理參與會議事宜。

姚嘉文當時即表示,他以國際自由聯盟代表的身分強調「健康權」是基本人權,與政治無關,會議識別證申請過程也完全合乎規定。

五月十八日,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委員會在紐約集會,以十三票贊成、三票反對(美國、英國、以色列)、二票棄權,撤銷國際自由聯盟的聯合國諮商地位,全案需經經濟與社會理事會通過。此事後來排入經濟社會理事會今天的例會中討論。

此案關乎言論自由,且對象是國際自由聯盟,並非台灣,因此西方民主國家多傾向反對。經濟與社會理事會有五十四個會員國,據指出,中國強力運作,掌握大多票數。

台灣在經濟與社會理事會中的邦交國有薩爾瓦多、海地、馬拉威、巴拉圭共四國。

台灣駐日內瓦辦事處處長沈呂巡說,台灣在此案中並非當事者,主要工作是向各國代表團說明,當初姚嘉文進入人權理事會發言的過程,一切「合理合法,光明正大」,中國的打壓蠻橫惡劣。

他說,聯合國不該因為對非政府組織的發言不滿意就撤銷其資格。

中國則在說帖中重談WHO是個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加入的政府間組織,而台灣不具資格,國際自由聯盟的作為已違反聯合國憲章的目的和原則,尤其是關於尊重會員國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原則,因此該聯盟已不符合經濟與社會理事會1996/31號決議所規定非政府組織得被賦予諮商地位的資格。

中國並指出,非政府組織委員會當初已給予國際自由聯盟充足的時間回應,但該聯盟「仍未顯露更正錯誤的跡象」,還在給非政府組織委員會的覆文中繼續稱「中國台灣省為中華民國台灣(Taiwan, Republic ofChina)」。

據指出,在今天預定議程之前,幕後協商都還一直在進行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