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學子通往哈佛之路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7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唐寅專題報導)「望子成龍」是每一位中國父母的心願。而要想被哈佛大學這樣著名的學府錄取,光有好的SAT成績是不夠的,會鋼琴或小提琴也不足夠出類拔萃。是甚麼讓18歲的華裔少女陳明明(Elaine Chen)順利地得到了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賓州大學,西北大學,卡乃基-麥隆大學等諸多名牌大學的錄取?

陳明明在申請大學時寫了這樣一篇作文「讓我的美國夢不僅僅是為了我自己」,講述了她修煉法輪功的體會。在申請芝加哥大學的時候,學府招生老師被作文感動得落淚,在評價中寫道﹕這就是我們需要的學生。陳明明也因此被芝加哥大學提前錄取。陳明明能夠從眾多優秀學生中脫穎而出,感動別人的也許就是她那顆處處為別人著想的心。


圖左起陳明明的弟弟、媽媽、爸爸和陳明明合影

母親﹕明明心地非常善良

陳明明的母親克娜(音)女士介紹說﹕他們一家從1998年起就開始修煉法輪功了,那時孩子們也跟著一起煉。有一天,小明明走到母親跟前說﹕「媽媽,我明白了,當受到別的孩子欺負的時候,如果他對你不好,你還對他好﹔他對你還不好,你還對他好﹔你一直對他好,他最後就對你好了。」克娜女士感動地說﹕「那時,她還只有九歲啊,就能說出這樣的話﹗」

克娜女士說每次在家長會上,老師對陳明明的評價都是「她非常善良(nice)」。老師說,下課的時候,別的學生都紛紛離開教室,就陳明明不走,把著門,讓抱著厚厚一疊書本的老師先走。那時陳明明才上小學二,三年級。克娜女士還講起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段時間,她每天接孩子們放學的時候,陳明明都顯得特別飢餓,坐在車上就拚命吃東西。母親覺得很詫異﹕不是給孩子準備好午餐了嗎﹖弟弟Michael後來告訴母親說﹕「媽媽,你知道明明為甚麼特別餓嗎﹖因為每天中午她都在給別人義務輔導功課,沒有時間吃午餐。」

克娜女士還評價女兒說,她有一個習慣,只要是自己辦的事情,就一定認認真真辦好。有一段時間陳明明為一個刊物定期寫一些文章,這是一份額外的工作。可是無論晚上因為準備考試或參加活動到多晚,她都會坐下來寫稿。有一次稿件需要編輯修改,可能要到第二天凌晨才能得到答覆。而她那一天早上還要參加一個面試,於是她早上五點鐘便爬起來查看編輯的郵件。


圖陳明明(前排左三)和麥當勞獎學金得獎學生們合影

夥伴﹕她是一個很不錯的朋友

6月30日是陳明明的生日,她在New Trier Township高中的很多朋友都來參加她的生日聚會,這其中大多數都被名牌大學錄取。和陳明明一起上了五年中文課的邊建明(John Benjamin)正在上高二。他用中文對記者說﹕「(明明)好聰明﹗問甚麼事情都能回答。她和大家都保持朋友,不僅僅是和中國朋友。她將來的計劃很大,要學經濟。她是很不錯的朋友,如果有問題,她一定幫助我。」

被西北大學錄取的Kim Helseth說,她和陳明明一起為校報工作了四年,作為主編的陳明明總是能夠使得大家共同工作﹔如果出現甚麼問題,她都能夠讓狀況變得更好。「在這四年裡,我覺得她更加自信,也更加成熟。」Helseth說。耶魯大學新生的Max Sutter是在物理課上認識陳明明的,他說﹕「(陳明明)擅長於在同一時間內處理很多事情,而且她注意力很集中。」即將上普林斯頓大學的John Stogin認識陳明明有三年,他說﹕「陳明明總是充滿熱情,讓事情變得有趣。」被康乃爾大學錄取的Armand Awad和陳明明一起上英文課,他說﹕「我們一起製作了一個關於哈姆雷特的錄像,她很有洞察力。」

陳明明:校報主編和法輪功

7月24日,陳明明參加了麥當勞獎學金(Ronald McDonald House Charities of Chicagoland & Northwest Indiana 2007 Scholarship Winners)的頒獎典禮。麥當勞獎學金是獎勵給大芝加哥地區和印第安納州西北部的優秀大學新生的一份獎學金。2007年有八百人申請,而只有四十名學生得獎,陳明明就是其中一位。在大學四年裡,她將得到每年四千美元的獎金。

陳明明告訴記者說,她申請獎學金的作文也是那一篇「讓我的美國夢不僅僅是為了我自己」。陳明明認為,她能夠獲得獎學金和被哈佛大學錄取的主要原因是她在校報任主編的經歷和那篇作文。從九年級一直到十二年級,陳明明每天都花四十分鐘學習寫作編輯等等﹔每週一和週二放學後,她都要花三個多小時參與校報排版和編輯事務。第十一年級,作為編輯的陳明明每星期要為校報寫三篇文章﹔而到了十二年級,陳明明開始擔任主編,每星期就得寫兩篇評論文章。

「十二年級最忙碌了,因為按照哈佛大學的錄取要求,我要選至少四門AP的課,每門課要達到五分,同時我還要做校報主編的工作。」陳明明說﹕「我修煉法輪功快十年了,法輪功對我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在做校報的過程中,每逢週一?font color=”#FF0000″>,週二下午,大家擠在一個小屋子裡做報紙,二十多人的團對,有時就會心煩氣躁。法輪功教會我怎麼用『真,善,忍』的標準去做一個好人和協調與人的關係,我覺得對我有很大的好處。」

八月份,陳明明就要到哈佛大學報到了。祝明明在新的環境中實現自己的美國夢﹗

附註:陳明明的作文「讓我的美國夢不僅僅是為了我自己」(中文譯文)

六月三十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但是,這個日子既不是國慶,又不是人類登上月球或贏得戰爭的日子,甚至都不是可用微波爐加熱的意大利通心粉被發明出來的日子。然而,這個日子,從另一個方面講,改變了一個小小的世界;這一天,對於我的父母來講可以說是他們美國夢實現的日子──六月三十日,我出生了。

在我出生的八年前,我的父親來到了美國;同時因為八是在中國文化中最幸運的數字,從我出生的那一刻起,這個數字神奇般的充滿了我的生活,它寄托著我父母對我的殷殷期盼。數字八的對稱和平穩預示著一個圓滿平和的生活,這也是我父母給我的生活。

但是八這個數字還有它對我影響的另一方面,可以說是對更多人群的影響。我已經八年沒有回到我的國家──中國了,因為八年前中國政府開始了對我的信仰──法輪功──一種平和的修煉方式的殘酷迫害。如果我回去,就會遭受到同樣的迫害,更重要的是,那裏的法輪功修煉者正在遭受著中共的群體滅絕。

我從小就聽過我的父母講述的他們以及他們的家庭在中共領導下的「文化大革命」時期恐怖而又卑微的生活:我聽到我的爺爺是如何被迫跪在地上數小時並遭鞭撻的故事;我聽到過我的姨媽因為機器故障而斷臂的故事;我聽到過我的媽媽多年都沒有足夠的食物,而我的父親不得不光腳去上學的故事。這就是中共領導下的人民的生活,同時我也聽到我的父母說當他們來到了美國他們是如何感受到了自由。幸運的是我的生活遠離了這些。

然而,對我的迫害就是中共又開始了對法輪功的迫害。法輪功是我的信仰、我的追求和人生價值。中共對他的迫害直接影響了我的生活,所以我必須站出來進行反迫害,維護我們的權利。從中共開始迫害法輪功的那一天,我無數的時間都花在了呼籲停止迫害法輪功的活動上:參加集會、遊行,給參眾兩院寫信,給媒體寫信,發傳單,徵集呼籲停止迫害的簽名,講真相,在中國領事館門口抗議等等。

雖然我是一個害羞的女孩,很害怕在公眾場合講話,但我還是站在了中國駐芝加哥領事館門口,用高音喇叭告訴世人發生在中國的 迫害法輪功的真相。我做這些不僅僅是為了我自己,我已經很滿足於我的生活了,我做這些是為了我自己祖國裡受矇蔽的人們。

我的這一點付出讓我精神上得到了更多。我的父母從中國大陸逃出,來到美國白手起家,為了自由,為了我和我的弟弟有個更好的將來。我的責任不僅僅是為了報答我的父母,同時如何回饋這個社會。當我思考我的未來,我不得不想到我應該為自由理念而做些甚麼。

我的父母生養了我,作為報答,我希望能夠給他們更好的未來。 也許在今後的八年,我會開始自己全新的大學生活,我的新的生活是注入了我一如既往的理想和我和我父母所期待的未來:讓我的美國夢不僅僅是為我自己。   

文/陳明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7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曼娜福州二十六日電)第六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今天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決賽,台灣東吳大學連續第三年奪得這項辯論賽冠軍,中國大陸的電子科技大學奪得亞軍,台灣政治大學奪得季軍。
  • 自由時報環保賽車〔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為了顛覆過去環保車就等於電動慢速小車或只能用動物脂肪充作燃料的印象,英國華威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精心打造一輛全新環保單人座賽車「生態一號」,號稱時速從零到一百公里不到四秒。輪胎材質部分來自馬鈴薯,煞車來令片由磨碎的腰果殼製成,車身則以大麻與油菜籽油為主材料,所使用的燃料是發酵的大麥與甜菜。
  • 汪洋:自從《新唐人》舞蹈大賽在紐約大學舉行而受到中領館操縱的學生學者聯誼會干擾以來,關於海外中國學生會的性質有很多的討論。最近網上有很多文章從各個角度進行分析,指出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會就是中共特務組織。那麼對於這些分析,橫河先生您自己有什麼看法呢?
  • 一項調查指港大、中大及科大依次繼續成為本港最佳大學首三名。而科大校長朱經武,第5次獲選為最佳大學校長,且無論在民意或中學校長的調查中,朱經武均佔首位,咸信是港人偏愛較開明、親民、有國際背景和視野的校長。
  • 台灣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楊碩英將於8月4日就管理學精髓「學習型組織」之理念、實踐與應用於蒙市舉行講座,將以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大師風範解釋管理之精髓,楊碩英表示,「學習型組織」其管理理論適用於各個領域,在生活中如何超越,展現活力,邁向成功。
  • 海外台灣人筆會29日下午2–5時,於洛僑中心會議室舉行「北京話帶給漢詩的遺憾」研討會,邀請畢業於台灣國立師範大學,現致力於碩士論文的謝安莉為主講人。
  •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丁小採訪報導)廣州中山大學教授艾曉明週三在武漢解放公園拍攝公民聚會談法談政策時,遭警方強行帶回派出所進行訊問,並沒收了錄影帶。而鏡頭中的民眾,也受到警方的威懾。
  • 【大紀元7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縣二十七日電)台南縣政府於七股鄉規劃約一百二十公頃土地,做為國立台南大學新設校區之用,經完成環境影響評估及原地上物拆除等作業後,今天正式由縣長蘇煥智將土地清冊移交給台南大學校長黃政傑,並舉行植樹典禮,縣府及校方都希望加速設校進度,以符合各界期待。
  • 【大紀元7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鴻國基隆市二十七日電)近年來新設大學如雨後春筍般快速增加,卻也產生校名簡稱易混淆的情形,例如中央大學等「中字輩」的大學就常有何為「中大」的爭議,甚至有校園意外發生時,媒體查證上也常搞錯對象,為了避免與其他學校混淆,海洋大學申請「海大」簡稱商標註冊獲准。
  • 【大紀元7月27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台灣在天文觀測方面又有新突破,中央大學所屬的鹿林天文台,7月11日在進行「巡天計畫」時,發現了一顆新天體,後經證實是無人發現過的新慧星,這個新慧星被正式命名為「鹿林」慧星,是第一顆被台灣發現、命名的彗星。(張德厚報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