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OIE:改列台灣狂牛症安全等級類別可能性低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秉鈞布魯塞爾二日專電)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的一名高層官員今天表示,台灣在狂牛症安全等級上被歸類在「狂牛症已控制風險國家」,並非一件壞事;並指出,他不認為OIE會接受台灣申請,改列風險類別。

因OIE已將台灣與美國、加拿大曾發生狂牛症案例國家並列在「狂牛症已控制風險國家」,而非原申請列為安全等級最高的「風險微不足道國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表示已致函OIE,要求改列台灣的狂牛症安全等級類別。

對於台灣從未發生狂牛症,且來自美國的牛骨粉飼料也是在美國發現首宗狂牛症之前就已進口,為何將台灣列在「已控制風險國家」類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國際動物衛生法典委員會主席蒂爾曼指出:該組織對狂牛症風險歸類的規定與程序雖然複雜,但被列在「已控制風險國家」類別的國家,並非是基於這些國家曾否發生過狂牛症,而是基於這些國家「已採取適當排除狂牛症風險的因素」。

他強調,台灣應從正面角度來看待被列在「已控制風險國家」的類別,因為這並非是件壞事,並應受到鼓舞。蒂爾曼並表示,台灣過去可能有一種或更多的風險因素,但卻已對這些因素做出適當的管理。

至於台灣如向OIE申請,要求將狂牛症安全等級從「已控制風險國家」改列為「風險微不足道國家」,蒂爾曼表示:「理論上沒什麼不可能,但我卻不如此認為」。

他說,狂牛症安全等級的分類是經過OIE專家小組、科學家委員會的審查、討論與建議後,送交各會員國表示意見(例如有反對意見),並提交國際委員會一致同意後,才做出決定。其中也包括台灣的同意在內。

他並說,如台灣申請改列安全等級類別,必須在OIE秘書長收到申請函認為有必要後,重新經過上述所有程序,且最快也要到明年五月OIE再度召開國際委員會會議時,才會有結果。

但蒂爾曼也重申,這次OIE國際委員會一致通過狂牛症安全等級分類,證明大家對此分類並未反對。OIE國際委員會是在今年五月二十二日通過的「會員國狂牛症情況識別」決議中,由OIE秘書長公佈安全等級類別及所屬國家。

總部設在巴黎的OIE的一名連絡官員今天也表示,至今仍尚未收到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的信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