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核醫分子影像技術平台協助開發新藥重要利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九日電)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引進「微型正子斷層攝影」、「微型單光子放射斷層掃描」技術,加以結合後自創「分子影像技術平台」,可以立即用非侵入方式追蹤生物體內生理、生化反應,大幅縮短新藥研發的時間和成本,在國內已用於協助生技公司開發動物用疫苗的實驗。

核研所輻射應用科技中心近年來從國外陸續引進microPET(微型正子斷層攝影)、microSPECT/CT(微型正子斷層攝影/電腦斷層掃描雙功能造影系統),及自行研發CT(電腦斷層)與microPET結合而成microPET/ CT,進而研發出許多分子影像技術。

從分子影像設備建立的核心技術包括 microPET 定量影像技術、microSPECT 定量影像技術、microPET/CT影像融合技術、藥物動力學造影技術等。

核研所研究員李德偉表示,分子影像技術是一種對生物體非侵入性的即時偵測 (real-time imaging),這種影像分析技術具有高靈敏度以及對單一實驗動物可重複造影特性,等於減少實驗動物的需求量,不但立即追蹤影像和效果,縮短藥物開發時程,並大幅降低藥物開發成本。

李德偉舉例,核研所利用國內這個唯一的分子影像技術平台服務國內生技產業和製藥單位,包括聯亞生技、台灣醣聯、台灣東洋等十項委託技術服務案,提供藥物藥效與藥物動力學資訊。

聯亞生技開發研究員彭文君表示,聯亞多年前開發出閹豬用的「寶特康疫苗」,在利用大鼠進行實驗時,由活體影像顯示,注射疫苗30天後,疫苗主要穩定停留在肌肉注射處而未到肝、腎、心等其他器官,讓實驗非常快速、成功。

彭文君認為,核研所這項技術值得成立生技界的委託實驗公司,專門為生技和製藥界服務,加速流程、減少成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