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价涨涨涨 大陆百姓痛痛痛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8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萍英上海特稿)中国大陆物价飞涨,尽管官方认为物价仍在控制范围内,且预期未来物价涨幅将会逐渐趋缓,对于物价的涨涨涨,民众无奈之余只能以痛痛痛来一吐心中苦闷,所幸,一向深受中共重视的北京“中国青年报”日前一项调查显示民众的生活的确受到物价上涨的影响,凸显政府与民众对物价及其冲击的认知上差距竟是如此的不同。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统计,今年七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百分之五点六,不仅远超过百分之三的目标值,更创下近年来的新高,其中城市价格上涨百分之五点三,农村价格更是上涨达百分之六点三。除此之外,消费者物价指数几乎是呈现逐月走扬的态势,且幅度愈来愈大,因而引发各方忧心中国大陆发生通货膨胀的危机。

对于前述的担忧,北京及相关的研究机构认为,中国大陆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低,甚至认为物价上涨率都在控制的范围内,民众实在不必过分忧虑,随着秋粮的丰收以及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效果陆续显现,物价上涨的情况将会逐渐趋于平静。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就认为,消费者物价指数还会上扬,但不会失控。从目前影响物价上涨的诸多因素分析,食品价格上涨始终是推动消费者物价上涨攀升的主要动力和原因;物价持续上涨已形成对通胀压力的一定影响,但还属于温和性通货膨胀,仍处于可控范围。

商务部的分析认为,当前市场供应除了猪肉比较偏紧外,其他食品基本上都可以得到保障,预计下半年食品涨价幅度会比上年趋缓,许多产品甚至还面临过剩的情况,通膨仍处低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公开表示,食品价格上涨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据国家统计局测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居民生活每人每月增加支出人民币十二元左右;而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二,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百分之十三点三,按此计算城镇居民每人每月增加收入一百四十六元,农民每人每月增加收入五十二元。因此大多数居民家庭可以承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尽管如此,中国大陆民众对于物价上涨以及其所带来的痛苦频呼吃不消。不久前,中国总理温家宝下乡巡视时,民众当面恳请不要再让物价飞涨了。

一向深受中共中央重视的“中国青年报”在八月十六日与腾讯网共同合作所做的一项调查指出,高达百分之九十四点二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生活受到这一波物价上涨的影响,百分之七十九点三的人认为自己的饮食质量下降,百分之八十六点三的人认为这一波涨价受影响最大的是低收入者或中低收入者。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调查也显示,高达百分之七十五点一的人预计到今年底,物价“还会涨”,另有百分之二十一点八的人认为物价跟现在差不多,认为会跌回原来水平的人只有百分之三点一。

前述的调查结果与北京相关单位的看法南辕北辙,最明显的是政府部门认为物价会趋缓,但民众却认为物价还会涨,此外,政府认为物价的上涨在控制范围内,民众关心的是物价上涨已经影响到生活;再者,政府认为民众的收入已经增加,可以承受价格上涨的影响,但民众感觉物价上涨使得自己的饮食质量下降。

北京与民众对于物价上涨以及其所带来影响的认知上差距竟是如此的不同,其实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以及所各自所关心的问题不同而已。

站在政府部门的立场,物价是有上涨,不过,还不算严重,以后慢慢会下来;但民众对物价上涨的感受是直接的、深刻的,物价上涨之后最直接的影响是支出增加,至于收入是否增加以及增加的多少其实因人而异,高所得者或许因收入的增加超过支出的增加而不觉得有太大的影响,但对广大的民众,特别是农民或是中低收入者可能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支出的增加抵不过收入的增加,不论是个人或者家庭只好勒紧裤腰带,生活条件每况愈下,只能说物价涨涨涨,生活痛痛痛。

就因为对问题切入的角度不同以及所关心的问题也不同,造成中国大陆基层百姓生活上痛苦的声音无法直接传达北京领导人,只有在中央领导人下乡巡视时偶或能听闻一二,不过,民众关心的还是到底什么时候可以不再担心物价飞扬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及质量。

相关新闻
牟传珩:中国物价飙升的忧患
物价上涨  深圳招工薪酬上扬一至两成
七月二十五日亚洲财经要闻
【热点互动】中国物价上涨与涨工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