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中研院解開細胞修補DNA謎題 論文獲國際肯定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十二日電)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副院長王惠鈞,與生化所副研究員王廷方所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發表一系列有關細胞DNA重組的學術論文,將為相關研究開啟嶄新方向,獲國際肯定。

中研院表示,王惠鈞及王廷方所主導研究的論文,其中一篇今天刊登在美國新銳專業網站期刊「PLoS One」上,另一篇已在今年六月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的科學專業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刊載。

在過去傳統治療乳癌藥物以「右旋」機轉為主,現在因為研究團隊的研究發現「左旋」將開啟一個新的方向,或許未來在大腸癌等其他癌症治療用藥上有其他的選擇。

研究團隊利用X光繞射晶體學與原子力顯微鏡方法,首次發現原生生物的RadA蛋白質能形成另外二種新型的螺旋纖維絲。其中,一個是含4個RadA單分子的左旋螺旋纖維絲;另一個是含三個RadA單分子的右旋螺旋纖維絲。

研究團隊進一步實驗,結果顯示,螺旋纖維絲軸向進行旋轉時,RadA單分子三度空間結構會跟著發生改變,使得與其結合的兩段DNA分子發生軸向扭轉,依序進行同源配對與交換。

DNA同源重組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目前是世界醫學科學界的顯學。由於DNA破損會導致細胞癌化、老化與死亡;而健康細胞與生俱來的效率最佳、正確度最高的修補方式,就是同源重組。催化DNA同源重組的最重要關鍵主角,就是細胞內的RecA蛋白質酵素家族。

RecA蛋白質家族有四種主要成員:RecA、RadA、RAD51(關係著細胞衰老、死亡與乳癌細胞發展)、以及DMC1(關係著性生殖細胞精子與卵子的形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