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器捐牽線 喪偶夫婦結良緣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胡清暉/台北報導〕「生命會找到出口,我們終於為秉璋的生命,重新找到出路」,台大電機系畢業的高材生蔡秉璋去年服替代役時,不幸於睡夢中過世,母親何錚錚決定把兒子的眼角膜、遺體捐贈。何錚錚說,她願意讓兒子做器官捐贈,目的是希望兒子繼續留在世上,現在兒子的眼睛每天都能看到日出。

何錚錚說,秉璋的曾祖父、外祖父、父親都是醫師,雖然他沒有當成醫師,但把遺體捐給母校台大,成為教育無數醫師的「大體老師」,家人都以他為榮。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昨舉辦「擁抱希望,打造新家」記者會,邀請知名歌手阿杜擔任今年的器官捐贈代言人。阿杜指出,如果能讓自己的器官救活更多人,是用自己的生命寫下愛與善的註解,「用愛心接力,讓生命繼續」。

高平通、黃桂香這對夫妻,一位是前妻腦溢血病逝、一位是前夫車禍喪生,在悲痛之餘,兩人同樣決定為心愛的另一半捐贈器官,「全身幾乎可用的器官都捐了」,共拯救了十個家庭,後來兩人在器官捐贈家屬聯誼會認識了彼此,並組成新家庭。

高平通回憶,一開始前妻的父母非常反對捐贈遺體,認為要保留全屍,但後來持續溝通,終於獲得老人家的諒解,甚至當他決定和現在太太結婚時,還是由前妻的父親幫忙提親。

至於今年三十三歲的孔祥亦,去年因感染併發心肌炎,一度住進加護病房並發出病危通知,等了四個月,終於等到有人捐贈心臟,緊急在台大醫院動了手術,重生後,他和家人也早已簽下器捐同意書。

衛生署長侯勝茂呼籲,全台目前有七千三百六十九名器官衰竭患者等待器官移植,但每年只有百餘人捐贈器官,顯示國人對器官捐贈的接受度仍保守,希望民眾破除迷思,加入器官捐贈的行列,在健保IC卡加註捐贈意願。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