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校長隨感】鵝少年

吳雁門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孩子經常性的遲到,是變壞的一種徵兆。」這是專家提出的警告。

學習成績中平,平時安安靜靜在老師心目中是乖學生的春興,近兩星期來便經常的遲到,每每九點鐘左右才到學校來。當導師關心的詢問遲到的原因時,他總是欲言又止,而聯繫家長的電話,也沒接通過。有日,朝會之後還是不見春興的人影,王老師特別放下手邊的工作準備專程去探視他,並約我同行。

早晨八點半,六月的天氣已是悶熱難當。車入村子,好不容易才找到春興他家圈在村外的養鵝場。瞧著鵝群,王老師粗估了一下,春興家大約養了五百隻上下的成鵝。一下車,群鵝見著生人,也不睬你來者是客,怒目圓睜並伸長了脖子咿呀咿呀的直撲而來,這歡迎陣勢嚇煞人,與王老師同時拔腿飛奔狼狽的竄到矮簷下。驚魂甫定,才發現鞋子和褲子都髒了,而穿著校服,提著飼料桶子的春興就訥訥的站在旁邊。

春興家住在鵝場內,環境顯得髒亂,空氣中也略感混雜著異味。他找不著椅子,我們便在方桌前站著聊了起來。俄頃,春興突然想起師長來訪,是應該奉上茶水的,他於是轉身回屋內抓來了兩隻透明玻璃杯,並將它輕放在桌子上。

「天!杯子夠酷」我與王老師目瞪口呆的看著密密麻麻的黑指印,佈滿了整個杯身,王老師不忘幽默的說:「還真像道家煉丹爐旁的分享杯!」春興手中的半瓶汽水不倒還好,一倒,鵝場內的蒼蠅蜂擁而至。看來,是來不及指導他要將杯子清洗乾淨了。兩人一飲而盡,又關心的和他繼續聊著。

原來,春興的爸爸於數年前過世了,媽媽最近身體狀況也不好,因此,每天要除了按時餵養鵝群外,還要照顧媽媽的生活起居。了解了孩子上學遲到原因後,我感動的告訴他:「今天開始,你到校的時間就改為上午九時,學校不會記你曠課的。」我們知道成鵝再過些日子就可以賣了,他媽媽也會康復起來,那時便能正常上學了。壓力一解除,看得出來春興非常高興,他擬將瓶底剩下的汽水倒入我杯中時,王老師就利用此機會,為他補上了一小段衛生教育的課程。

後數日,學校辦理「示範演說」的教育活動,輔導室鼓勵學生們帶著自己家裡的各種動、植物或珍藏的物品到校,並學習向全校師生們介紹與它們相關的資訊。春興帶著上台的正是他所熟悉的一對鵝隻,不可思議的,拙於言詞的春興居然說得頭頭是道。結束時,他對著麥克風鄭重的宣布:「等一下,兩隻鵝一隻要給王老師,另一隻要送給校長……」說罷台下掌聲、笑聲久久不歇,學生們感興趣的是,要看我們兩位在上班時間怎麼去招呼這對鵝兄弟。

逗著在辦公室內踱著步子的大公鵝,想及「孩子經常性的遲到,是變壞的一種徵兆。」此所謂專家的話,似也未必盡然時,忽地,會心一樂。@*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午休時間,瑋婷和雅惠在我辦公室的茶几上放置一隻典雅的大型瓷碗,我趨近一看,才發現一對黃燦燦的金魚優游其中。瑋婷告訴我,瓷碗和金魚是導師送給冠雄照顧的寵物,但是主人已經三天沒到校上課了。
  • 「不花俏的素燒陶盆,象徵著教育工作者平淡、質樸的社會影像……」指說之間,藝術家有意無意的瞅著我胸前大花格子領帶。因此,藉著改變坐姿時,我將也是有些花俏的新皮鞋藏到茶几底下。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有的人總是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或是擁有的什麼技能知識生怕別人學去。其實如果懂得放下和分享,往往就會發現在教授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有所收穫......
  • 學生K在班裡的成績一直是前三名,平時的言行卻表現得比較高傲冷漠,也不怎麼關心其他同學。有一天,他氣呼呼地來找我......
  • 蓮花
    俗話說:「行行出狀元」,當孩子表現出他的天賦、愛好時,家長或老師不要因為自己的偏見而去否定孩子......
  • 對立反抗的孩子,不只是容易暴怒,甚至屢屢挑釁師長,表現出種種情緒失控行為。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指引教師看透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跳脫對立反抗孩子設的陷阱,並針對問題,提供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法、輔導策略與正向管教技巧。
  • 有些孩子處在一個複雜與不好的家庭環境中,教師如能適時用正向的例子做引導,不但能給予孩子心靈上的慰藉,也給了孩子往正向道路上發展的力量。
  • 「金錢」往往是人在生活中產生很多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有錢還是沒錢、貧窮還是富有,不僅關係到人的基本生存問題,也關係到生活品質的高低。如何正確看對與對待自身金錢的寬裕與否,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學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