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戀戀北迴線 黃麒嘉寫下台灣美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邱燕玲/專訪

「火車載阮要來去,台灣的後花園,世間尚水的所在…轔轔嚨嚨,搖過基隆河…大山大海大港灣,花蓮到台東…大橋大溪大塴崆,塴崆黑籠籠…自由自在,幸福台灣人…」,這首「戀戀北迴線」歌中描述著台灣美麗風光,透露濃濃的台灣感情,獲得文化總會青睞,集結進「台灣之歌」這張專輯。

11月4日晚間上揚唱片行因播放「台灣之歌」專輯,遭警方強行拉下鐵門一幕至今讓人無法釋懷,當時播放的歌曲就是在專輯中的「戀戀北迴線」,輕鬆愉快的曲調讓當晚在上揚唱片行門口的阿伯隨之起舞,沒想到卻引來警方強勢驅離。

本報透過台北日新扶輪社前社長黃東興的聯繫,獨家專訪「戀戀北迴線」的作者黃麒嘉,請他談談對此事件的看法,以及創作這首歌曲的過程。以下是訪談紀要:


卿卿硿硿,火車鑽塴崆…,「戀戀北迴線」詞曲創作者黃麒嘉先生在人生失意的時候搭火車旅行,將沿途所見台灣美麗的風景寫入歌詞中,除了表達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愛,也寓意人生就像坐火車旅行,沒走過不知道,前方就有令人豁然開朗的景色。//自由時報

問:看到上揚唱片行事件因播放你的歌曲而被拉下鐵門有何感觸?

答:第一時間我並不知情,經由朋友告知才知道這件事,我嚇了一跳,很生氣,這3年來很少人會找我,後來上揚唱片行老闆娘來看我,沒想到一首描寫台灣優美景色的歌,竟引發這麼嚴重的事件;後來看電視新聞的相關報導,覺得對上揚唱片行很歹勢,他們只是播放一首能讓人放鬆心情的歌,卻因此被拉下鐵門,但這是一首寫給台灣人聽的歌,怎麼禁得了?難道台灣之歌現在變成了「台灣輓歌」?警察拉下鐵門太離譜了!

歌爆紅平常心 關心基層文化

朋友問我為何不藉上揚唱片行事件來自我推銷?這我不喜歡,我只是愛寫與台灣有關的歌,希望台灣每個縣市都有好聽的歌,做田、做工、捕魚人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辛酸,我將此了解透徹後寫成歌曲,這是我的興趣,這也是文化。

最近的心情與我寫的一首「雲林漂浪到嘉義」很像,這首歌是描寫悲女離鄉背井、遊子的心情,是首哀傷的歌曲。

問:當初如何寫下「戀戀北迴線」這首歌的?

答:「戀戀北迴線」是我創作的第一首歌,在此之前根本沒寫過歌。大約是1998年左右,我當時心情很不好,全部財產只剩下一、二千元,房子租金付不出來,快過年了工作又難找,就想先坐火車出去散心再說。

北迴風景愈看愈美 開啟創作之門

出發當時是下雨天,凌晨4點天還沒亮,我在台北的後火車站上車,搭著平快車本只想坐到瑞芳,沒想到愈坐發現景色愈美,就一路補票,總共補了3次票,列車長看我很可疑,每次補票都很不耐煩,覺得我怎麼還不下車;就這樣一路坐到花蓮,因為覺得花蓮很美,於是下了火車搭公車到太魯閣,爬山爬到沒路,當晚就睡在山上;第二天到秀姑巒溪,之後又坐上火車,沿途看到美麗的清水斷崖忍不住就下車,第二晚、第三晚都住在清水斷崖旁,要不是半夜風很「透」,還想繼續住下去。

自由的所在 露宿斷崖也開心

就這樣玩了3天,由於沒住旅舍,只帶著營養口糧及一瓶水,一千元都花不完,當時心想,雖然我沒錢,卻很幸福,只要我是個自由人就可以,所以歌曲中「自由自在,幸福台灣人」,就是描寫我自己的心情。沒錢沒關係,台灣是自由的所在,不須住大飯店就能把台灣看透透。

回到台北後,心想寫一篇短文為此行做紀念,後來覺得用唱的更趣味,我沒學過音樂,只知DO、RE、MI,就這麼哼哼唱唱寫下這首歌。後來工作也找到了,心情也變好了,覺得人生就是起起落落,沒走過不知道,本來要放棄,豁然就開朗。

寫完這首歌我只唱給同事聽過,後來朋友告知文化總會在徵求「台灣之歌」,我不是蓋高尚的人,想說有獎金就投稿看看,沒想到獲選了;我寫歌要大部分人都愛聽,不古板才算成功,且要與台灣有關。

第一首歌開了頭 創作已達千餘首

寫下「戀戀北迴線」後,就寫出興趣來,只要心中有感觸就寫,都跟台灣這塊土地有關;小時候只在街頭巷尾聽歌,聽好聽的台灣歌,家裡環境沒有好到可以去學音樂,但現在想起來,也許當時已在心中種下種子,只是自己不知,血液裡早有台灣DNA與台灣細胞,經過許多年、某些事件才覺醒。

問:未來還會繼續創作嗎?

答:我已經創作一千多首了!我並不想賺錢,只想寫歌給台灣人聽,如果有哪些團體願意贊助,我只希望能把自己的歌發行出去,哪一天若我的經濟情況改善了,希望能繼續做「台灣之歌」第三集,原本沒打算要做,但上揚唱片行事件刺激到我,我把自己當成種子,「要把台灣之歌的精神延續下去!」

我不覺得我窮,台灣3萬6000平方公里都是我的土地,2300萬人都是我的親人,我很好野(富有 )!我不是音樂家、也不是藝術家,我只是普普通通的台灣人,我甚至不叫黃麒嘉,我名叫台灣人!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