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空直航隱憂/截彎取直 衝擊台灣戰略安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添斌/特稿

兩岸兩會即將在台北舉行新一輪會談,針對空運截彎取直新航線、海運直航等議題討論,看似單純交通運輸議題,實則隱含台灣戰略安全部署調整,如果未能在會談時爭取到有利我方的條件,將對台灣居東亞樞紐戰略位置產生極大衝擊。

陸委會對第二次江陳會談曾發布說帖,指二次會談的議題為:有關海空運輸及兩岸郵政合作(包括週末包機擴大、增加航班、航點;建立兼顧國防安全及便捷化的新航路;貨運包機及海運直航等 )、食品安全、共同打擊犯罪及金融等議題協商及安排。透過兩會對話與協商來解決實質問題,這是邀請海協會來台的主要目的。

然則政府對外宣稱的單純交通運輸議題,實際卻與國家安全戰略部署有密不可分關係,馬政府一意要開放,但若無法做好配套措施,事前完成安全衝擊上的因應作為,同時未能藉兩會會談爭取到對台有利的條件,屆時勢必又會落得裡外皆輸的局面。

兩岸海空運過去並未直航,近年來則是間接直航。直航並非不可,民進黨執政時期也曾發表直航評估報告,但一切前提都需奠基在做好安全配套及因應措施上。兩岸會談並非一戰定生死,端看談判如何運用策略及情勢,爭取對己方最有利的條件。

以空運直航為例,對台灣現有的戰略安全部署當然產生衝擊,國防部已宣稱會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下,做好訓練空域的調整作為,但我方在直航議題上,其實可以順勢爭取到延遠權,即要求中方同意我國航空公司將兩岸航線延遠到歐洲或其他國家,這才是對台灣有利的條件,也可賦予兩岸直航航線更大的效益。

再以海運直航為例,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期,兩岸就已多次討論,但大多卡在國輪或權宜輪,以及懸掛旗號等觸及國家主權問題上。兩岸兩會既要正面討論這項議題,台灣須有所堅持,應考量現況,讓權宜輪或外國籍貨輪亦可分享兩岸海運直航,對台灣航商而言,更具有競爭優勢,如果一味順應中方要求,只准國輪行駛,不僅對現在多以權宜輪方式行駛的航商產生困擾,也將使國際社會誤認台灣已成為「中國內海」,更不利台灣的國際環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