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麻荳古港文化園區 重現清代港口風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縣四日電)2003年被台南縣政府指定為縣定古蹟的麻豆鎮「麻荳港水堀頭遺址」,經過考古團隊多年來的考據、挖掘,加上縣府爭取中央經費挹注,徵收附近三公頃土地整建成為「麻荳古港文化園區」,重現清朝時期的古港口風貌與人文發展史事。

位於麻豆鎮的水堀頭遺址,古時為台灣南部重要聚落,也是荷蘭時代台南地區平埔族「四大社」之一的麻荳社所在,更是當時位於倒風內海的重要港口。

麻荳古港的歷史可以上推至清乾隆、嘉慶年間,古碼頭以糯米、黑糖及牡蠣灰混合而成的三合土製成,比現代的混凝土還要堅固,在碼頭旁也曾挖掘出四、五百坪大小的堆貨棧。

2000年初,麻豆鎮公所開始倡議麻荳古港遺跡的挖掘工作,2002年縣府準備在此推動一個史蹟公園設置計畫,盼重現麻荳古港興衰及麻豆的人文發展史事;2003年縣府委託中央研究院團隊以「疑似舊麻豆港水堀頭遺址探勘暨歷史調查研究」計畫為名,開始進行考古挖掘,並指定為縣定古蹟「水堀頭遺址」。

由教授劉益昌帶領的中研院團隊在歷時五年的開挖工作後,耗資逾新台幣一億元資金、動員上萬次人力的「麻荳古港文化園區」在今年六月底完成第一期工程,初步勾勒出兩百多年前的古航道及碼頭場景。在倒風內海淤積消失之後,也成為內海區唯一重現世人眼前的古港口。

園區以開放式公園的方式設置,園內可見龍喉遺跡,並串連區內石輪、古榕、碑文、鳳池、航道等景點,增添步道、綠樹、涼亭、短桌、宮燈等造景,在園區入口處還有兩尊平埔族人偶,呈現早期人文風貌。

關於水堀頭的傳說不斷,年紀稍長的在地人稱此地為「龍喉」,位於龍喉的泉水是為龍泉,代代相傳此地會出皇帝,果然出身鄰近官田鄉西庄村的前總統陳水扁在2000年當選;而2007年考古團隊在此挖掘出一具完整的馬匹遺骸,當時就有人認為是總統馬英九會在2008年大選中勝出的預兆。

後來縣府為了配合麻荳古港文化園區的開發進度準備拓寬道路,因傳出附近居民對道路拓寬後可能壞了「龍喉」的風水、影響「龍喉出皇帝」的聲浪,最後拓寬案得重新規劃,可見地方上對此地的情感與尊敬。

麻荳古港文化園區的完成,引領前來參觀的民眾遙想古港碼頭舟楫往來的盛況,了解龍泉、鳳池等傳說的由來,未來園區將再進行二、三期工程,包括延伸航道、興建文物館、擴大挖掘區域、及設置污水處理廠,希望確保水堀頭的歷史、地理等地位,讓西拉雅平埔族的歷史、記憶,生動重現在國人眼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