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网路公司人权倡议 专家评满纸空文

标签:

【大纪元11月4日讯】(大纪元记者苏臻综合编译)一个由全球互联网科技公司(包括雅虎、Google、微软等公司)、一些民间团体(尤其是关注人权自由的组织)、投资者和学者共同背书的“全球网络倡议 ”(Global network initiative),于10月28日正式公布。 但人权专家质疑这些文字性条款对业者能否产生实质作用,还是只是满纸空文。

《计算机世界》报导,这个倡议的宗旨是希望全球性的互联网公司可以在网络管理的政策上捍卫人权和言论自由等价值。该倡议将针对来自集权国家,如中共和利比亚政府的网上审查要求和监视压力,提供相关的指导原则给雅虎、Google和微软公司参考。事实上,这些业者在中国大陆的一些助纣为虐的做法,长久以来都受到严厉的批评。

尽管这项举动对保障网路言论自由来说,跨出了一步,但人权专家质疑这些文字性条款对业者能否产生实质作用。乔治华盛顿大学媒体和公共事务副教授马克.费尔德斯坦﹝Mark Feldstein﹞表示,虽然该倡议宗旨很好,但是对这些互联网科技公司而言,它们在经济快速成长的中国境内经营是有很强烈的经济诱因的。费尔德斯坦说:“现实是,不管指导原则的文字性条款如何制定,在这些专制政权需要孤注一掷时,独裁者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做决策,逼迫那些网路科技公司就范。”

《全球网络倡议》制定的指导原则建议,当网络科技业者面对一些政府机构加强监控的要求而可能违反人权或言论自由时,这些业者可以向这些政府机构寻求书面理由。而书面理由中将要求对方提供政府机构的名称,以及要求加强监控的官员的名字、职称和签名。《全球网络倡议》希望在网络业者与用户之间建立更加透明化的机制,透过该机制,那些有问题的、别有用心的要求将会被举报。

身为网路审查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议题专家的费尔德斯坦补充说,这些集权国家,如中国,正在努力设法解决如何在监控网上内容的同时不损及潜在的经济发展。他说:“这些国家本身就面临经济发展和自由之间的冲突,而不是雅虎、Google和微软公司造成这些冲突。”

费尔德斯坦表示:“我的猜测是,相较于中国,这些文字性条款,《全球网络倡议》参与成员可能比较愿意逼迫利比亚或北韩强制执行,因为没有经济利益。而在中国要执行这些条款将会面临严峻考验,因为这里面牵扯巨大的经济利益。。”

电子前沿基金会(EFF)国际外展服务协调人Danny O’Brien表示,电子前沿基金会对该倡议制定的条款的权限感到忧心,如:

*缺乏条例来要求网路业者告知用户,他们的个人资料被储存在何处。

*事实是,当网路业者将用户的信息交给政府或执法机构,没有条例强制要求这些业者告知用户。

*没有条例强制要求这些网路公司开发保密性和反审查技术。

关注中国大陆网路审查等议题的香港大学新闻和媒体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丽贝卡.麦其诺﹝Rebecca MacKinnon﹞在部落格中表示,《全球网络倡议》必须证实自己的价值。该倡议必须建立一监督机制,由独立的第三方定期审查互联网科技公司对新原则的遵循情况。

她在部落格中写道:“如果有一个严谨的程序来评估公司的行为,那些关心社会责任的投资者,和那些想知道各个公司的可信任程度的用户,就能做出较正确的选择。”

丽贝卡在自己的部落格“RConversation”中表示,人权观察、中国人权、人权第一和保护新闻记者委员会等机构将不会不顾自己的声誉去给《全球网络倡议》背书,除非他们认为是有意义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公民人权和平宣言  全球网路连署高雄登场
《失去新中国》第六章 谁扼杀了中国大陆的互联网?(38)
京奥前30天人权团体吁释放8名良心犯
北京饭店无隐私 全监控上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