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勞團:政府訂警戒慢半拍 害慘勞工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我國失業率持續惡化,製造業外勞人數卻持續增加。勞團表示,年中即提醒外勞引進人數已失控,政府卻始終未訂定外勞引進警戒指標,目前民眾正承受錯誤政策的苦果。

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謝創智指出,不可諱言的,外勞在台灣確實已經不再只是「補充性」的地位,而是取代了部分本國勞工的工作機會。

他表示,雖據他了解,部分企業的工作環境確實本國勞工可能不願從事,「但企業不能以此為藉口,畢竟當年政府開放引進外勞時,向勞團表示只是要藉此給企業一個喘息的時間、讓企業升級,創造更適合台灣勞工的就業環境。」

也因此,謝創智認為,既然基本工資今年確定不調升,薪資水準已經壓到這麼低了,應該引進類似動態總額管制的方式,要求工總等團體,自行調配既有額度,而非繼續讓「夠用的業者『惦惦吃三碗公』,不夠用的業者拚命給政府施壓」。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則提出警訊。他表示,最近因為失業問題,本國勞工與外國勞工的氣氛有越來越緊張的趨勢,有些打電話到協會來的勞工,對於廠內還有外勞,他們卻沒有工作可做的情況,反應相當激動,勞委會有必要去了解這些狀況。

不過,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指出,依國外的經驗顯示,在失業問題惡化時,大規模辭退外勞,未必會讓情況好轉。他指出,韓國就曾有這種經驗,當時狀況反而更糟糕,還得緊急召回外勞。他表示,目前經濟不景氣,雇主對成本十分敏感,即使辭退外勞,也不見得補充本勞、或是僱不到本勞,可能反而影響企業競爭力。

因此,除了主管機關在核給外勞配額時,須依據國內失業與就業狀況之外;先前勞團建議,導入相關工會或勞團,來認定企業「缺工與否」,也可能是一個方法,不應片面只聽資方的聲音。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