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看見無資源的無助 青年參與國際感觸深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21日電)為消弭數位落差前往非洲迦納,卻發現因資源太過缺乏而無用武之地……;隻身前往秘魯城市邊陲,在特教學校中發現台灣的豐富……。台灣青年參與國際行動,成長與感觸都很深。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今天舉辦「2008年青年國際參與行動計畫成果發表會」,共有18個青年團隊分享參與國際行動經驗與心得,範圍涵蓋人道、民主、環境、族群,斬獲頗多。

清華大學林惠聰、林彥甫是「2008年清華大學青年團參與非洲迦納公共事務」10位青年團員之一,青年團在今年7月底出發到迦納,在當地待了5個星期,但出發前的設定與想像,與抵達當地的實況完全脫節。

林惠聰表示,青年團原先希望能協助迦納公立小學設立無線上網的電腦作業環境,結果到當地才發現,大部分小朋友、甚至老師沒見過電腦,在台灣的行前準備完全派不上用場,只好臨機應變,將課程改為認識電腦、網路,如何利用電腦搜尋免費資源認識世界等。

雖然普遍資源缺乏,但林彥甫說,有部分就讀私立學校的小學生,家中有電腦,且知道如何利用Google找網路資源,顯示數位落差在當地因貧富階級更加明顯。

青年團還考察當地的農村棕櫚油產業,意外發現當地有棕櫚油壓製廠房、機具,但因為官僚干擾、維修知識缺乏等因素,導致空有硬體,卻無法運作。

林惠聰、林彥甫指出,迦納行讓他們知道國家基礎建設的重要性,但迦納人缺乏資源,卻勇於夢想的精神也讓他們頗多震撼。

高雄醫學大學王亭又、蔡佩倫、吳佳慶是校內「無疆界學生工作會」夥伴,今年也過了一個不平凡的暑假,3人分別前往南美洲的厄瓜多、秘魯、阿根廷,以自己的醫學專長參與當地社團的援助計畫,並與寄養家庭共同生活兩個月左右。

王亭又說,3人前往的地區都是大城市的邊陲地區,發現這些邊陲地區居民的健康照顧、貧民輔導、疾病預防等,與城市的居民有很大落差,讓他們反思,國家的健康政策是否只關照高所得者而不利於弱勢?

蔡佩倫從台灣募集資金,留給秘魯一所特教學校兩具站立架輔具,這是特別的禮物。但秘魯也給蔡佩倫不同的禮物,一份對弱勢照顧的全新體悟。

蔡佩倫說,由於是參與當地組織的社會服務計畫,因此不必擔心隨著她的離去,計畫會隨之中斷,她建議台灣的國際志工,日後應以參與當地組織的計畫為主,才能提供當地民眾真正的幫助,並可確保持續不中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