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陸1300億融資台商 學者:口惠而不實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2月22日報導】(大紀元記者吳涔溪台北報導)中國大陸官方在國共經貿論壇上提出10項「對台利多」,其中包含由中國工商銀行增加人民幣1300億元對台商融資,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表示,這是一個政治性的動作,意在討好迷惑台灣民眾,真正對台灣經濟幫助不大,可以說是「口惠而不實」的舉動。

吳惠林表示,以1300億人民幣融資為例,整個政策究竟要貸給誰、設定怎樣門檻,沒有見到具體辦法和方案,事實上,台商未來在申請上還會遇到很多困難。「說不定,這些台商本來要回流了,但是因為這個措施,就不回來了。對台灣不見得有好處。」

據海基會經貿處統計,今年起在東莞、常熟、蘇州、昆山、吳江等地區,出現多起台資企業倒閉事件,在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等地,約有兩三成台資企業已陸續結束營業,或選擇遷廠移往內地或越南。

據陸委會統計,今年下半年開始,台商投資大陸明顯降溫,核准台商赴陸投資金額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34.2%。

熟悉兩岸經貿的童文薰律師表示,中共官方此舉恐怕是為了自身的利益,避免台商在大陸生存不下去,危及自身的經濟發展。她表示,以台商投資中國的龐大數字來說,融資1,300億根本不算什麼,大陸可能還會要求台灣開放聯合徵信中心的資料,對台灣反而不利。

能否落實 台商:未知數

中共官方雖然藉國共論壇頒出多項經貿交流利多,但是台灣各界都表示需「審慎觀察」,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表示,過去大陸提出300億元人民幣國發基金、200億元人民幣華夏基金台商融資,這兩筆基金金額雖然高,但都因為申請門檻過高,台商想貸也貸不到。他以「務實看待,不能抱太高期望」回應。

經濟部長尹啟銘今表示歡迎,但也建議「聽其言,觀其行」。

廣州市台商協會會長程豐原21日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他之前就有向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失敗的經驗。雖然他找了擔保公司,但是申辦了1年多貸款還是沒著落,處處遭遇到行政的刁難。

對於中共官方公布的台商融資「利多」,他「還高興不起來」,因為能否徹底落實,還是未知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