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不流血的政黨輪替 扁玉山兵推邀馬

敗選的謝長廷也呼籲支持者理性接受事實 台灣民主提升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3月23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 台灣中選會公布馬英九、蕭萬長當選中華民國第12任正副總統後,台灣總統陳水扁隨即表達恭賀,並表示將全力維持政治安定與協助完成政權移交,以成功實現不流血的政黨輪替。核心官員說,陳總統已指示國安會邀請總統當選人觀摩4月舉行的玉山兵棋推演,突顯政權和平轉移制度化的決心。

前總統幕僚回憶,2000年政黨輪替,朝野都沒有經驗,當時負責情治、軍事、外交、兩岸等敏感單位的官員都不敢向當時的總統當選人陳水扁做簡報,後來李登輝一一交代下令,這些單位才向陳總統做簡報。

王金平:兩次政黨輪替 台灣民主更進步

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美國政治學者杭廷頓曾說:「一個國家必須要經歷兩次政黨輪替,這樣的民主才稱得上是進步」,未來國民黨組閣後,行政院將提出許多法律及預算案,只要提案符合國家安全、國家繁榮進步及對人民最有利等原則,立法院一定會全力支持通過。


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投開票在3月22日晚間落幕

台灣民主對比大陸極權

民運人士王丹對台灣總統選舉的結果發表書面聲明指出,政黨輪替是民主的內容,民主就是在政黨輪替的過程中逐漸成長的。以台灣的二次政黨輪替結果,對比中共極權制度下人民毫無選擇的狀況,再次證明只有開始啟動民主,民主才能不斷完善成熟。他對這次台灣選舉表現出的選民的高度理性表示最高的敬意。

他表示,台灣藍綠兩大陣營的支持度對比為六比四,但是在各級政權分佈上呈現出來的比例完全不符合比例原則,這令他擔心台灣未來社會的穩定,他期待台灣新的執政者能夠謙卑執政,也期待落選的政黨能夠深切反省。

他說,台灣民主發展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公民社會的萎縮,民進黨回到社會,將使得公民社會的力量重新壯大,執政者必須面對這一現實。從這個角度看,民進黨的挫敗,是台灣民主發展過程的自我調整。

道德、法治在人心中有把尺

學者認為,從這次選舉結果,看到台灣民主發展更為鞏固、深化,成熟度也更為提升,選民表現相當理性、冷靜;至於公投未過門檻,不代表台灣民意不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大陸當局無須過度解讀。

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副教授董立文表示,這一次選舉,是馬英九、謝長廷兩位總統候選人相互道歉最多的一次選舉,道德、法治在人民心中有一把尺,雙方陣營若超過尺度,就立即向對方道歉。

董立文說,聽到雙方選後發言,獲勝的馬英九說,將肩負全體台灣所有的責任;而敗選的謝長廷也呼籲支持者理性接受事實,這都是台灣民主向上提升的實例。

董立文認為,民進黨敗選原因,第一是政績,表現在不好的經濟上,第二是形象呈現貪腐和「台獨激進」,如2006年至2007年「排藍民調」及「台灣前途新決議文」。他說,從這次選舉,雙方輸贏超過200萬票,可了解多數選民無法接受民進黨政府的表現。

台灣智庫國際部主任賴怡忠認為,選舉結果突顯選民求變的心理,這次票數比率和立委選舉差異不大;選民是「否定」民進黨,但看不出是為國民黨「背書」。

至於公投案兩案都未過門檻,賴怡忠表示,馬英九執政將立即面臨國際環境不利的情況,因為在北京舉辦奧運之後,美國在亞洲的勢力減弱。董立文則強調,公投未過門檻並不代表台灣民意不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而是此形式和時機的問題;大陸當局不能對公投結果做過度解讀,在國際壓縮台灣的生存空間。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