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股论金】基金经理的无情

财子

标签:

【大纪元3月30日讯】踏入08年后,股市无力,一大堆股票仿佛都坐上了巨型滑梯上,易跌难升。当一众散户投资者痛不欲生之际,在哭声中也偶尔会听见几道笑声。

是从何处传出的笑声?静心一听,惊讶的发现这不是普通偷快的笑声,而是深恐被人听到的“偷笑声”。

谁在偷笑?

究竟是谁在静悄悄的偷笑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输钱,但有种人在特定的情况下却很愿意亲眼看见自己手头上的股票下跌,并且是不跌不快,跌得愈快就愈痛快。

读者可能会猜想到:“必定是大手买了Put轮的人!”

错!这些人可以畅快大笑,绝对用不上“偷笑”两字。

答案是一些早已部署好跌市,而自己私人则没有投资,且涉及的全数是客户金钱的基金经理。

为何会是基金经理?很简单的道理,跌市是基金投资者输钱,而不是基金经理本人。大部分基金经理只管能够把指数(Benchmark)打败,如MSCI或恒生指数等,就能够分到花红,懒理投资者输了多少钱。

因此,有些人在输钱之际,总喜欢密密的在“偷笑”着。

荒谬的产品

另外有一种情况,会令基金经理出现荒谬的“期盼”。就是当指数内有一只重磅股,如汇控(0005)在恒生指数的比重很大,而即使基金经理看淡汇控也不敢完全置之不顾。

如此一来,可能汇控于恒指占了15%,那么基金经理也会持有10%,反而比其他更为看好的股票坐拥的百分比更少。

往来的日子是每天基金经理总会盼望汇控跑输,更甚者是期望汇控大跌。这样的事情在基金界屡见不鲜,而往往形成了投资者与基金经理的“同一只基金,不一样的梦想”之情况。

此外,很多所谓的对冲基金(Hedge Fund),亦是欺骗无知投资者的荒谬产品之一。因为在升市时,对冲基金表现必然落后,而到了跌市,持有现金根本就足够了,用不着买平均只有几个百分点兼带有风险的对冲基金。

更不能接受的是,对冲基金的收费通常比较昂贵,而长远表现与大市相比,可谓望尘莫及。如意算盘一转,最高兴的也许是哪些对冲基金经理自己。(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谈股论金】“炒”
【谈股论金】远眺森巴
【谈股论金】股坛补习班 I
【谈股论金】股坛补习班II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