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莊建緒懷舊碗盤特展 宜蘭縣史館舉行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十三日電)碗盤器皿在不同時代,都有不同的圖案與意義;每個碗盤背後,也代表時代的變遷。宜蘭縣史館即日起到八月三十日,推出「民以食為天─懷舊碗盤特展」,展出宜蘭收藏家莊建緒三十多年來蒐集的五百多件各式珍貴碗盤,與民眾分享古早碗盤的故事。

縣史館說,「吃緊弄破碗」形容欲速則不達,「大碗又滿墘」表示物超所值。長久以來,民眾敘述的碗盤俗諺,就是用生動的譬喻,使得碗盤器皿不只是吃飯工具,也富有文化趣味與哲理。因此,古早碗盤所呈現的不僅是器物之美,還包括常民生活內涵與藝術。

這次縣史館邀請莊建緒,展出五百多件各式珍貴的碗盤,年代從清朝至今的中國陶瓷、大和(日本)陶瓷與台灣陶瓷等各式碗、盤、杯、壺等食器,上面的圖案包括山水風景、魚鳥飛禽、祥紋瑞獸、仕女圖、桃太郎等。

從宜蘭中興紙廠退休的莊建緒,三十多年前在當地開始蒐集各式碗盤,年代從宋朝至今。他說,每天我們吃飯用的碗盤,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圖案,背後都代表著時代的變遷。

莊建緒表示,碗盤中最常用的吉祥圖案,分別表現出早期農業社會樂天的生活態度與對未來的期待,如雞取「吉」的諧音,象徵興家吉利;蝦蟹因有殼甲,故取「科甲」的諧音,代表科甲及第;碗盤中常見的魚紋,具年年有餘之意;蝴蝶、蝙蝠代表福氣;松竹梅代表文人高尚情操;葡萄象徵子孫綿延。

莊建緒在早期時,曾經花了當時將近一個月的薪水,只為了買一個碗盤,但他並不藏私,計劃未來蘭陽博物館成立後,把所有畢生收藏的的兩千多件碗盤,全數捐給館方收藏。

他表示,這些東西都是在宜蘭收集到,以後要全數歸還給宜蘭這塊土地,因為他已在收集過程中,享受其中的樂趣,獨自欣賞不如眾人欣賞,希望捐出來和更多人一同分享。

縣史館表示,喜歡古早碗盤的民眾,不妨利用時間前往參觀,老一輩民眾或許可見到小時候常用的碗盤器皿,增添兒時記趣。

此外,配合這項活動,四月二十六日將舉行免費陶杯製作DIY,名額有限,需事先報名。在展期間每天上午九時到下午五時,還有紙蝦盤彩繪活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