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茶農西進 政府憂反噬台灣農業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4月15日訊】天仁總裁 號召十萬茶農赴中賣茶

〔自由時報記者楊雅民、田瑞華/台北報導〕天仁、天福集團總裁李瑞河昨日公開號召台灣十萬茶農大膽西進,到中國創業賣茶。不過,李瑞河的動作卻引起農委會關切,農糧署表示,站在技術根留台灣和製茶工人的生計著想,將對中國投資進行控管,以免低價茶葉回銷台灣,被不肖人士混充本土高價茶,進而影響農工生計。

李瑞河指出,烏龍茶是台灣本土最具特色、也最具經濟價值的農產品,由於過於侷限於台灣本地的區域市場,茶農經營日趨艱難。尤其台灣茶業演變成大茶農集約化經營,小茶農已面臨生存挑戰,「我建議小茶農們大膽西進,到中國來創業發展」。

天仁茶葉公關經理王文嫻表示,目前台灣的法規並不允許台灣茶農到中國種茶、製茶,但可以到中國做茶葉的買賣,譬如:買台灣的烏龍茶到中國賣,將中國的普洱茶賣回台灣。

李瑞河指出,與台灣相比,十年來,中國每個人平均茶葉年消耗量增加一倍,而且對高價位茶品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每個人消費茶葉的數量還不斷增加,這就是商機。

他以天仁和天福為例,天仁茗茶在台灣經營五十年,目前開設七十五家連鎖店;天福茗茶進入中國十五年,已開出七百八十家直營的連鎖店,「往人多的地方釣魚」是商業競爭的不變原則。

天福集團表示,天福茗茶茶葉專賣店預計兩年內可衝破一千家,下個階段天福茗茶預計在中國開放二千家的加盟店。

李瑞河希望能吸引台灣十萬名茶農到中國開店賣茶,兩岸茶農和茶商聯手,讓台灣茶和中國茶同步進軍全球,同心協力賺全世界的錢。

農糧署憂低價茶回銷 促做好管制

不過,農糧署說,近四、五年來,我國因開放茶葉進口,茶園面積減少約三千公頃,目前約有一萬七千多公頃茶園,年產一萬八千多公噸茶葉。至於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進口的低價茶葉已超過二萬公噸,多用作飲料茶、茶吧茶飲等的原料。

「如果台灣茶商到中國投資茶葉市場,一旦把低價的中國茶葉回銷,和台灣高價茶葉混在一起,或冒充高價台灣茶出售,除了一般消費者因無法辨識而受騙、茶農和工人的生計恐怕也會受影響,推估全國投入在茶園和製茶場的農人、工人約有八萬到十萬人左右。」一位農糧署官員憂心地說。

農糧署強調,台灣茶葉應建立、維護自己的特色。目前我國外銷茶葉每公斤可達五到六美元,中國外銷茶葉約二點五到三美元。如果投資管制和相關配套措施沒有做好,而影響台灣茶葉在市場上建立出來的獨特性、區隔性,則不利台灣農業和產業發展。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