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按下感動快門 網路24小時攝影記錄台灣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二十七日電)由部落格版主楊錦煌發起的網路攝影實驗「24小時攝影Blogging」活動,二十六日持續一整天後,今天凌晨結束。全國各地的部落格友串聯,以影像記錄台灣人民一天內,每一個整點時刻的動人影像。成果中,不分城鄉都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充滿人文關懷的精神。

暱稱楊佛頭的楊錦煌雖謙稱這次是無心插柳的意外收穫,卻獲得不小的迴響。大家都很認真的在昨天某個約定的時段,一起記錄台灣。今天所推出的「搶鮮版」中,網友回應「不但感動,且豐富了個人的視野,見識了台灣的偉大,以及人民的純樸與豐厚生命力。」

這次活動有全國各地網友參與,已經交稿者的作品,畫面就分佈在台灣的十二個縣市的二十三個城鎮。從凌晨一時起,延續到昨天深夜。沿著時序,包括北部的豆漿店店員「少年羅阿嬤」,新店與泰山傳統市場的肉販、台北與高雄果菜批發市場、基隆崁仔頂漁市的生意興隆。

高鐵橋下的雲林虎尾蔥農、淡水舢舨的出海老漁民、林口勤奮的學生準備倒數計時的基測、桃園打工學生累倒在廣告看板、中興新村的祖孫情,北縣二重疏洪道悠閒自行車、高雄市西子灣海邊情侶,也都一一入鏡。

發起人之一的簡文偉老師,拍攝高雄大寮黃昏市場的打拼阿公,附近的攤位都收光了,阿公還燈火通明,帶著孫女一起賣水果拼經濟。

青年攝影家陳逸宏拍攝妻子的外婆,七十八歲的劉邱玉梅,帶大家認識基隆勤勞刻苦討海人,出海捕魚的前置作業樸實的一面,充滿豐富的生命力,就在生活週遭。

在這次網路實驗攝影展中,讀者可以欣賞嘉義民雄的戴帽子鳳梨。寧靜的午後,彰化田中的老人在茄苳樹下乘涼,大人整理農具下田,小孩趁著大人沒在留意,拎起拖鞋溜進稻田間玩耍。

台南市小東路口,頂著大太陽,賣玉蘭花為生的阿婆,等待著來往車輛降下車窗。工地預拌混凝土車在假日仍穿梭北市大湖隧道,日前,總統府是否遷往關渡的話題也引起關注,攝影者Zenith身為關渡人,他說,「過度開發的關渡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

一幕幕的畫面,仍由版主楊佛頭整理中,預計五月五日將全部刊出。不過,搶鮮版http://www.wretch.cc/blog/blog.php?id=yangphoto&article_id=8621165,以及連結到所有作者的部落格的影像,張張都表現出台灣人民努力把拼,肯幹實幹生命力。看見淡水河邊的街頭藝人彈唱的畫面,似乎也讓讀者聽到絲絲的弦歌。

第一次參加這種集體創作的小強表示,這活動串起了台灣人民的心,真的是感動到不行,突然覺得台灣真是個有愛的地方。

楊錦煌指出,愛台灣要用行動表示,攝影留下台灣的影像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照片具有歷史意義,影像能表達生命力,現在數位相機很方便,畫面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隨時可以按下生命感動的快門。


部落格版主楊錦煌所發起的網路攝影實驗「24小時攝影 Blogging」活動,二十七日推出搶鮮版,網友串聯以影像記錄台灣人民一天內,每個整點時刻的動人影像。不分城鄉都展現生命力與人文關懷精神。//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