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行行出狀元 多元升學管道多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車筱慧╱連線報導〕今天基測,台灣考生、家長面臨升學,總自然而然選擇學科至上,存有普通高中為尊的觀念,讓適性發展的多元升學難實踐,多位學者專家認為,條條大路通羅馬,而社會應該是「學科」與「技科」共同構成,多元升學仍有待親師生三方共同努力。

新竹高工校長黃維賢開宗明義的說,就讀技職體系不代表能力差,只是擅長領域不同。人人都想擠明星高中,再往明星大學邁進,但能如願的畢竟少數。況且現在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提高,與其一窩蜂的搶進高中,不如想想什麼最適合自己,厚實走入社會的本錢。

他贊成高中與高職互相交流,開放雙方選修課程,社會應該是「學科」與「技科」共同構成。

像竹工機械科謝樟儒、劉柏宏,選擇在技職體系發展,三年下來不僅乙、丙級證照在手,參加全國技能競賽更是名列前矛,兩人早在1月就雙雙錄取台科大不分系菁英班。

基測成績不理想、在父母建議下選讀竹工的劉柏宏,課程的訓練,讓他多了專業技能,他說,很慶幸當初選了技職體系,不僅可依興趣發展,連升學路也比人寬廣。

新竹女中校長周朝松也說,多元制度實施以來,高中、職的發展均衡,不必強求高中不可,現在技職體系也有很好的銜接,學生應放眼未來。

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系教授顏國樑表示,職業形形色色,應該讓孩子適性發展,多元升學有賴學校與家長共同輔導。各國中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升學輔導。家長也要多了解孩子學習傾向,做出雙方都有共識的決定。

顏國樑說,政府教育政策的輔助也很重要,在入學管道上更多元發展,而非受制於基測成績的統一標準,讓學科領域外的學生缺乏舞台,遏止他們的發展。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