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亞洲貨幣緊縮政策抗通膨 台灣央行估再升息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日報導】-通膨衝擊暨檢討因應專題報導系列之十一(中央社記者高照芬台北一日電)力求新台幣匯率動態穩定的中央銀行,今年以來放手讓新台幣升值,年初至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共升值6.67%,有效減緩輸入性通膨壓力,協助穩定台灣物價。外資圈認為,為力抗通膨,台灣央行將採取緊縮貨幣政策,除貨幣升值外,預期本月底即將召開的央行理監事會,可望再升息1碼。

由於國際油價及國內油、電及燃料價格調漲,台灣行政院主計處預估,今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年增率將達到3.29%,創1996年以來新高!

回顧此波民生物價的上漲,源自國際原物料及油價高漲,台灣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今年初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接受立委質詢時,坦言台灣正面臨「輸入性通膨」的壓力。

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表示,面對通貨膨脹的壓力,台灣央行緊縮的貨幣政策不會改變,央行六月、九月及十二月召開的理監事會,預期將分別升息1碼、半碼、半碼。

事實上,亞洲各國均將控制通貨膨脹列為首要之務,印度和中國大陸等國選擇提高銀行的準備金,而非升息,來收回金融體系中過剩的資金,期望達到貨幣緊縮的效果,有效控制物價。

越南央行日前擴大越南盾兌美元的交易區間,希望釋出更多本國貨幣,並協助越南人民吸收較高的油價成本,這些都是亞洲各國為嚴抗通膨而採取的貨幣措施。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日前也發表研究報告認為,中國、印尼、菲律賓等新興亞洲國家高達8%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市場轉而預期央行將轉而升息抑制通膨。

今年以來,新台幣在亞洲貨幣升幅可觀,匯市交易員認為,新台幣升值降低了台灣中油的購油成本,減緩國內油價升值幅度,對於穩定國內物價有正面助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中長期仍看升。

另外,花旗銀行也預估,台灣央行在衡量經濟成長及通膨壓力之下,將持續升息,以緊縮的貨幣政策,嚴控國內物價上漲的壓力;其中,六月召開的理監事會議,預期將升息一碼。

亞洲各國央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打擊通膨,對於經濟成長是否帶來負面影響?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研究團隊總裁馬克‧墨比爾斯表示,輸入性通貨膨脹不會變成新興亞洲的嚴重問題,因為新興亞洲央行已經透過貨幣政策的緊縮或匯率的升值來調控通貨膨脹壓力,尤其新興亞洲國家多數享有豐沛的經常帳盈餘,具備匯率升值的本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