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民進黨反對外交部擬將訪台改訪華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永泰2008年6月5日台北報導)台灣外交部有意將外賓訪台改稱為訪華。不過,在野的民進黨則批評,這種去台灣化,奉承中國的做法,非常要不得,台灣學者對此也發表了看法。

台灣外交部長歐鴻煉星期四表示,已經通知各駐外館處,未來在公文書上,有關外賓到台灣訪問,以訪華來稱呼比較適當。此外,由於新政府的兩岸政策基調是一中各表、九二共識,因此在稱呼自己和對岸時,應該使用中華民國和中國大陸。

不過,歐鴻煉也強調,外交部並沒有嚴格規定,絕對不能繼續使用外賓訪台的稱呼,而是應該多多使用正式的國家名稱。

歐鴻煉說:“強調是中華民國,訪華就是訪問中華民國的華,假如稱呼全名,當然是更好,就是訪問中華民國。”

在野黨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賴清德則批評,歐鴻煉就任外交部長之後的第一要務竟然就是去台灣化,這種奉承中國的做法,非常要不得。

他說:“有歐鴻煉這樣的外交部長,自我踐踏國格,還需要中國的打壓嗎?歐鴻煉已經不適任外交部長,應該要即刻下台。”

民進黨立委蔡同榮還指出,訪華如果翻譯成英文就是訪問中國,絕對會造成外界的混淆,而且說訪台有何不好?難道使用台灣這個名稱會讓人感到丟臉嗎?

台灣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表示,台灣人民是中華民國的國民,來台稱為訪華是非常正確的做法,他說,馬英九總統是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宣誓就職,當然應該捍衛中華民國的憲法。

台灣高等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楊念祖教授認為,外交部的做法,主要是希望讓兩岸關係能更順利的進展。

他說:“在兩岸促進對話的情況之下,在一中各表,九二共識上都有一些共識,所以一中各表就是各自解釋中國的定義,我們對中國的定義是中華民國,一方面符合兩岸互動的要求,一方面也是回歸憲法的運作。所以,外交部的做法是很重要的決定,而且有更重要的意義是,讓大家能清楚定位國家意識。”

不過,面對在野黨的反彈,台灣外交部長歐鴻煉隨後召開了記者會表示,既然現在外界對這件事有不同的意見,新政府會多傾聽民意,外交部近日內將再發電報通知各駐外館處,暫緩實施先前發佈的公文書適宜使用外賓訪華的指令,等台灣內部有共識之後再來做決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