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卡玫基陰影難除 氣象預報鳳凰 節奏大亂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7月26日訊】(據中廣新聞彭群弼報導)今年颱風季才剛剛開始、就狀況連連:先是卡玫基颱風的雨量預報出現落差,氣象局隨即把陸上警報發佈期間,每天四次的「風雨預報」加倍:改成八次。其次,行政院長劉兆玄提前到氣象局瞭解颱風動態之後,發表談話時卻又弄錯了颱風強度,氣象局也連忙替院長緩頰。今天傍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又搶先宣佈陸上警報發佈時間,甚至提前發佈降雨預估,讓氣象局節奏大亂。

  每年的颱風季節,氣象局都必須針對可能侵台的颱風,依照「海上」、「陸上」一路發佈警戒,發佈的時機,資料內容的解讀,多年來都已經形成一套自成的邏輯。但是今年的颱風季節才剛開始,就因為卡玫基颱風產生的雨量預估問題,遭到外界砲轟,因此再處理第二個可能侵台的鳳凰颱風時,各方繃緊神經,媒體也提早起跑,連颱風的影子都沒看到,就開始猛連線,算災情。

  好不容易等到颱風終於生成,全國最高行政首長又早早到了氣象局,拿著海上警報資料,提出陸上警戒呼籲,不但如此,還把颱風的強度弄錯,氣象局只好事後努力地幫長官解釋,否則,颱風強度究竟是「聽院長」?還是「聽局長」?媒體也一頭霧水。

  當海上警報發佈才進入第三報,又從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傳來消息:已經代替氣象局提前宣布了陸上警報發佈的確切時間(凌晨兩點半),並完成雨量預估:宜花東約700~900毫米,這個時候,陸上警報根本沒有發佈,靠著海上警報的資料,就提前完成風雨預估。

  根據現行颱風警報作業辦法,颱風侵襲前24小時,發佈海上警報,前18小時,發佈陸上警報,每三小時公布一次最新的路徑預測,每天公布四次風雨預測,在卡玫基之後,無論是不是颱風,大家都先預警再說,不管是不是威脅陸地,先搞風雨預測,攸關放假的風雨推估資料,改為一天八次,透過增加發佈密度的手段,不斷提醒民眾注意。

  氣象局長期以來針對颱風警報好不容易所建立起的「預報節奏」,民眾所「熟悉」的警報內容,幾天之內就面臨土崩瓦解的危機,節奏大亂!說穿了,恐怕是執政團隊因為一次災害,出現的過度反映。要如何找回,或者建立新的節奏,避免民眾發生資訊混淆,將是氣象局,甚至是亂了方寸的行政團隊,要想清楚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