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 (下)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4日訊】生產發展,原有的廠房條件已經不可能適應新的需要了,松下幸之助又在大開町另一地段物色了一塊100坪的地皮,並投資者手興建新廠房。1922年7月,新工廠開工生產,從此,他的事業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松下電器製造廠緊緊抓住「研製新產品,開拓新市場」這一環。幸之助是個善於發明、善於改進的人,他以電燈為中心,不斷地發明出一些與此有關的新產品。但從銷售數量來看,主要產品仍是「電燈改良插頭」和「雙燈用插頭」,這兩種產品品質優良,價格低廉,其他廠家無法與之相比,因此需求量年年上升,市場漸漸擴大到東京、名古屋、九州乃至日本全國。
  
這時,松下電器製造廠的從業員工也只有50人,每月營業收入達到1.5萬日元。在當時國內的電器產品生產廠家中,無論企業規模還是生產能力,都還是比較小的。幸之助知道,要想趕上去,只有一個辦法:研製新產品。
  
那時候,腳踏車已成為日本日常交通工具,而城市的市政設施還比較落後,道路和路燈跟不上,人們夜間騎車面臨著照明的問題。用電石的瓦斯燈不僅價格昂貴,構造也複雜,而且經常容易出故障。一般人都是用蠟燭或煤油燈照明。蠟燭是很容易被風吹滅的,煤油燈掛在車頭也很不方便。可是,因為沒有理想的代用品,人們也只好這麼湊合著用。雖然用乾電池的車燈已經問世,但由於電池使用時間太短(僅3小時),所以也沒有實用價值。
  
松下幸之助認為只要能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一種理想的車燈是應該能生產出來的。為此他拜訪了生產乾電池的朝日公司總經理松本。松本告訴他,主要問題在於這種車燈的小燈泡需要重新設計,乾電池也要改良。
  
就在這時候,很湊巧有一種用電僅需120毫安培的小型燈泡問世了,松下幸之助看中了這種新型燈泡,經過約半年的試驗,他終於製造出一種炮彈型的電池車燈,用3節乾電池,使用時間可達到近40個小時。這種車燈設計巧妙,價廉物美,產品投放市場後,果然大受歡迎。
  
這時,有一個叫山本武信的商人找上門來,這人極會做生意,在大阪很有些名氣。他向松下幸之助提出由他擔任大阪地區總代理商,保證1個月售出1 萬隻炮彈型車燈,3年代銷36萬隻。如果銷售不出去,損失由山本商店負責賠償。更令幸之助大為吃驚的是,山本武信答應將3年的貨款一次付給松下電器製造廠。
  
松下幸之助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松下幸之助還是第一次和這樣爽快的商人打交道。這樣一來,松下幸之助可以及時收回貨款,且不用為銷售操心了。在後來的歲月裡,松下幸之助常向人說,他平生最佩服的人有兩個,一是美國的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另一個就是山本武信。這兩人教會了他經商之道。儘管,後來在合作的過程中,他們產生過一些矛盾,但山本給松下幸之助的幫助卻是他永遠難忘的。
  
松下電器從此走上一條迅速發展的道路,當然也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挫折。1923年9月1日的東京大地震給包括松下電器製造廠在內的許多企業帶來巨大的災難,交易斷絕,貨款無法收回……但渡過危機,事業總是又有一番新的進展。松下幸之助不斷地把新的電器產品推向市場,相繼生產出電熨斗、電爐、電熱器、真空管和收音機等。他本著「高於他人的質量,低於他人的成本,優於他人的服務」宗旨,在日本國內佔據越來越廣大的市場。他的工廠多次擴建,並相繼收購了一些私人企業,到20世紀30年代初,松下電器公司已是擁有8家工廠的著名大企業了。產品有配電線器具、電熱器具、收音機和車燈乾電池等四大部分,產品項目擴充到200多種;總公司、分公司、營業所及8個工廠的從業人員總共將近1000人了。
  1932年5月15日,首相犬養毅被暗殺,從此,日本軍人勢力越來越大。日本國民在不知不覺中被軍國主義引入歧途,而經濟方面,卻以此為轉折點,進入一個空前的迅猛發展時期。
  
1932年是松下幸之助銳意擴充業務的一年。他的工廠晝夜不停地生產,仍無法滿足市場的需要,業務空前興旺,公司也不斷地擴大,新建了許多廠房。這時他在管理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分權組織制度,從研究、開發到製造、銷售、宣傳,全部嚴格地實施公司內各組織單位分擔業務責任;各部門責任明確,各自有賬戶,進行獨立經濟核算。這在當時日本企業界引起許多議論,因為不要說在日本,就是在企業管理先進的美國,也只有如杜邦公司、通用汽車公司等少數幾家大公司實施分權組織制度。
  
松下幸之助非常注重樹立企業精神,他為公司員工訂立了產業報國、正大光明、親睦合作、奮鬥向上、遵守禮節五條精神,統稱為「松下精神」。每天早上工作以前要做朝會,公司全體員工在自己的工作地點高聲朗誦;舉行晚會時,大家合唱公司歌。
  1932年至1937年是松下電器公司飛速發展的時期。到了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之際,政府公佈「國民總動員法」,開始對實業界實行控制,稱:「今逢戰時,為達到國防之目的,希望最有效地發揮國家全體的力量,擬對人力物力資源,加以統治運用。」
  
戰爭時期,松下公司為軍方生產了一些軍需產品,如乾電池和軍艦上用的無線電收發報裝置。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在前期的交戰中,日軍佔優勢;及至1943年2月,南太平洋的瓜達爾卡納爾島一場戰役使日軍轉勝為敗。之後,盟軍加強反攻,節節勝利,日軍開始從各個戰場一路敗下來。由於海軍軍艦喪失過多,軍需生產所需材料嚴重不足,尤其是鋼鐵成為主要緊缺物資,松下公司奉命設立松下造船公司,投入大量資金製造木船。後來又造飛機,機身也是木製的。這時,已經是1945年春天了。
  
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佈無條件投降。美軍佔領日本列島,實行軍事管制。由於松下公司在戰爭期間設立了許多子公司,儼然是個大財團,美軍當局將它與三井、三菱、住友三大財閥一樣看待,並列為財閥家庭,加以嚴格限制。松下幸之助認為這樣是不公平的,因為,不論公司歷史還是其事業內容,松下與其他三大財團都有天壤之別。他向美軍當局提出抗議,並準備一份洋洋5000頁的英文說明書,親自前往東京交涉。
  
這是一場挽救企業命運的艱苦的馬拉松長跑,整整4年中,他無休無止地撰寫文件,答覆美軍當局提出的疑問;一次次搭乘擁擠得像沙丁魚罐頭一樣的火車奔波於東京和大阪之問。
  
然而,一切都是徒勞。美軍當局最後的決定仍是要松下幸之助辭職。不僅如此,下屬的子公司,因在戰時製造重要軍需物品,凡常務董事以上職位的人都一律解職,並不准上訴抗議。
  
眼看山窮水盡,可是突然峰迴路轉,剛剛成立的日本工會發起了支持松下幸之助的運動,要求美軍當局取消對松下幸之助的解職處分,工人們奔走呼籲,不遺餘力。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就連幸之助本人也感到突兀。
  
其實,工會採取這樣的行動完全是為了工人的利益,但同時也保護了總經理。他們認為,三井、三菱、住友三大財團的主持人解職並不會影響公司的業務,而松下公司則完全不同,失掉松下幸之助,全體員工的生活必將受到嚴重威脅。
  
與此同時,日本全國松下電器公司的代理店老闆們也加入了工會發起的請願活動。在這種形勢下,佔領軍方面派主管官員到松下電器公司的工廠視察,並和松下幸之助會談,官員非常讚賞他的企業經營理論。
  
1個多月後,當局又對他進行一次資格審查,然後下令將松下幸之助的處分由甲級改為乙級。第二年5月,又進行了一次審查,批准撤銷對松下幸之助和其他高級職員的解職處分。
  
可是危機並沒有過去,對於企業的種種限制也還仍然有效。當時日本正值通貨膨脹,資源缺乏,而工會團體又發起要求增加工資的運動,松下電器公司繼續急速滑向衰落。1948年年底,松下公司竟到了發不出衛分錢年終獎的地步。
  
工人們大批地辭職或自願退休,到1949年,公司只剩下一半員工。業務極其困難,公司拖欠的稅款數額之大,佔日本第一位。松下幸之助本人也只拿普通工務人員的工資。戰爭後期生產木體船和木製飛機時的巨額資金,當時按軍方要求是由松下幸之助向銀行借貸的,戰爭結束,誰認他的賬?因此,松下幸之助成了全國負債最多的一個人。
  
在這樣極端困難的情形下,松下幸之助創立了「PHP研究所」,倡導一種以重新創建日本繁榮復興為目的的社會啟蒙運動,並創刊「PHP雜誌」,他本人每期寫一篇文章。闡述自己對民主、勞資關係、稅收及教育諸方面的理解,以期喚起日本人民重建生活的信心。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戰爭需要大量軍用和民用物資,這對於長期蕭條的日本企業界來說真是否極泰來,大量積壓物資幾乎是一銷而空,而美軍的訂貨單仍如雪片一樣飛來。
  
松下幸之助抓住這個機會,與荷蘭菲利浦公司合作,引進技術項目,大量生產高質量的電燈泡、日光燈和電子管,發了一筆戰爭財。由此,松下公司開始起死回生,年有盈餘,並重新發展起來。
  
僅僅數年間,日本工商企業復興速度驚人,到1954年,日本國民的生活已超過了戰前水準。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日本人想也不敢想的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開始進入普通人的家庭,被稱為家庭的「三種神器」,這標誌著一個消費革命時代的到來。在這場「革命」中,松下電器公司擔當了主角。雖然同行競爭激烈,但松下電器畢竟是在戰前就打下了牢固的基礎,而且在企業管理方面早已吸收了歐美的先進經驗,產品不停地更新換代,質量和價格都佔有優勢;加上松下幸之助高明的銷售手段,自然能超越同行,企業在這個時期的發展空前迅速。
  
1968年,松下電器公司成立50週年,這一個年度,公司的銷售額為4671億日元,銀行存款超過了1800億日元。算起來,每天可獲得1億日元純利。
  
1973年,松下幸之助已是80高齡的老人,他引退到幕後,把權力交給女婿松下正治掌持,自己只擔任顧問。一般情況下,他不想再過問業務,只隱居在京都的「真真庵」別墅,每日聽經,修身養性,頤養天年。靜默之中,他回憶自己一生的道路,常常有所思,有所感,便觸動了著書立說的念頭,於是晝夜不停地埋頭寫作。他的著作一本接一本地問世了。
  
時至今日,松下電器公司已是名震全球的企業,擁有20萬職工,年銷售額超過300億美元,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器製造商。創造如此奇蹟的松下幸之助在85歲高齡時,仍是耳聰目明,精神矍鑠。他自己也想不到幼年身體羸弱的他竟能如此長壽,實在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有人說他的一生是求財得財,求名得名,求壽得壽。
  
他的一生多姿多彩,充滿刺激性和傳奇性。他自己則認為除了運氣好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是個弱者,從小既非生在富貴之家,也沒受過高等教育,正因為這樣,他經歷了人世的酸甜苦辣,在摸索和實踐中產生了自己的主見。他從不認為自己是個強者,這一點是很耐人尋味的。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奇美集團推出CHIMEI品牌短短不到三年,但液晶電視中的52吋FULL HD以六成市占率遙遙領先,32吋主戰場也贏過SONY(新力 ),然而,國產品牌低價形象,卻是奇美品牌操盤人鄭良彬亟欲擺脫的,今年喊出「超松趕新」(超越松下、趕過新力 ),要成為台灣品牌的驕傲。
  • 【大紀元4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二十八日專電)日本一家媒體今天報導三洋電機有構想與松下電器進行資本和業務合作,針對這項報導,這兩家電機廠商都否認有這項合作構想。
  • 當今飛速發展的科技不斷地給人們帶來日新月異的產品和各種便利,但隨之而來的也有危害人類環境的不利一面。廢棄的電腦、電視等電子產品即是一例,這一問題已引起包括澳洲松下電器等大生產商的關注。他們呼籲政府盡快制定全國性的電子產品垃圾處理條例,以避免今後可能付出的更大代價。
  • 六日抵日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天在參訪日本古都奈良、拜會奈良縣知事和參觀日本松下公司後,結束五天的正式訪問於傍晚搭乘專機踏上歸途。他在訪日期間一再強調日中互惠關係的重要性,全力展開笑臉外交攻勢,但是,並未能化解日本民眾對中國的不信任感。
  • 【大紀元5月26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日本松下電器公司最近研發了一款三號乾電池,號稱有目前最強續航力,他們把兩顆這款乾電池,裝在一個小機器人身上,並且讓這個小機器人,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大峽谷上,爬了五百公尺。
  • 〔自由時報編譯鄭曉蘭/綜合報導〕日本松下電器上個月發表的最新款鹼性乾電池「EVOLTA」可說話題不斷。松下在當時的發表會上同時宣布,「EVOLTA」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全球保存期限最長的電池,本月25日更進一步宣布,已成功地讓一具以「EVOLTA」為動力來源的機器人,僅憑一根繩索便爬上美國大峽谷。
  • 90年來第一回,日本松下電工對外授證,這是由國內建商特別組成近百人的參訪團赴日取經,其中更安排了15位資深的專業達人,學習七大全齡概念,將日本的未來住宅趨勢,帶回台灣。
  • 【大紀元7月29日報導】(中央社東京二十九日法新電)旗下有Panasonic 廠牌的日本電子業巨人松下電器公司,今天發布第一季財報,在平面電視銷售暢旺的挹注下,公司淨利暴增百分之八十六。
  • 松下幸之助是舉世聞名的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的創始人,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他從一個3人的小作坊起步,經歷了半個世紀的奮鬥歷程,發展成為擁有職工 2.5萬人的世界電器之王。在幾次大的經濟危機衝擊下,許多企業倒閉,而他卻穩穩地站住了腳跟。從他的一生可以看到日本現代工業發展的軌跡。
  • 早在幾年之前,他曾傾心於改進電燈插口的研究,並向公司提出過改進的建議,然而卻沒有被採納。另外,公司有規定,職工一旦生病,就要停發薪水。幸之助從小身體孱弱,經常不得不帶病工作。這也促使他擺脫環境的束縛,幹自己的事業。他的設想是生產一種改良的電燈燈頭。對未來的市場,他很有信心,決心已定,便向公司提交了辭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