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青少年建立共識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節編譯報導)青少年正值生理、心理和心智的變化階段,精力旺盛、好奇心特強,有心理學家將此歷程稱為「狂飆」時期。若父母、師長未能適時提供輔導,很可能使他們誤入歧途,造成終身遺憾。

有鑑於此,目前有種新興行業應運而生,那就是生活教練(life coaching)。他們扮演忠實的聆聽和發問者,以客觀的角度提供諮詢,引導對像找出自己的需要和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英國的莎拉‧紐頓(Sarah Newton)就是一名稱職的生活教練。

紐頓從開始的單槍匹馬到目前有七位志同道合的同事,見證了這個行業的蓬勃發展。擁有警官背景的她見識過形形色色的青少年,有賴床的、翹家的、滿口髒話的,當然也有暴力傾向的。

不過,輔導案例不全然與高分貝的狂叫或是咆哮有關,紐頓也碰過有趣的案例。曾經有一位女孩,由於化學考試不理想,而想要爭取更好的表現。紐頓發現這小女孩利用節奏能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於是建議她將學習的東西改編成歌曲,以吉他伴奏來覆誦,結果下次考試,她得到了99分的超高分數。

紐頓說:「不論孩子對我的態度如何,我一個都不願放棄,因為這樣才有機會打開他們的心防。」在倫敦執勤時,紐頓曾有切膚之痛。她曾逮捕一個青少年慣犯多達30次,有一次,他因保釋違規而收押,當紐頓將他從牢房帶向法庭途中,她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說,這是他的工作,而且,他也不會甚麼別的,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不久,他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給我極大的震撼」,紐頓說,「我很愧疚,如果我做點甚麼或說點甚麼,是不是就能改變他的決定?」自此以後,她開始問那些青少年犯罪者:「你想從生活中獲得甚麼?你能給這個社會甚麼?」不知不覺,她已開始扮演生活教練的角色。

以多年的輔導經驗,她提供下列建議,期望與家長共勉勵:

別當「直升機父母」

雖然青少年的問題不盡相同,但卻似乎存在一個普遍現象–「直升機教養」(helicopter parenting) ,也就是一批「過度呵護」、「過度焦慮」的父母,他們就像直升機一樣,在孩子上空盤旋,無時無刻守護著孩子的一舉一動。他們為孩子打理好一切、幫他們做決定,卻也因此造就了悶悶不樂的孩子,喪失了學習為自己生活負起責任的機會。

這類父母不使用過度直接的語氣對孩子說話,因為他們認為那樣就等於對孩子強勢,或是讓父母看起來像個獨裁者。舉例來說,為孩子準備晚餐時,他們通常會說:「晚餐做好囉,這樣的菜色你喜歡嗎?」 事實上,他們應該說的是:「晚餐好了,可以過來吃了。」

讓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

紐頓的另一個挑戰就是要讓父母明白,所謂的教養並不是強迫孩子去做父母內心所期盼的「完美小孩」。每個小孩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其價值、秉賦,不要用量化的指標來判斷孩子的成敗,真正學會放下,才能接受自己孩子的特質。

以「零摩擦」取代重複爭執

大多時候,紐頓做的事是找出衝突點,再以「零摩擦」(friction-free systems) 的方式取代親子之間一再重複的爭執情況。例如,有位母親,時常與小孩為了晚餐時間而爭執,做兒子的從不告知何時會回家吃晚飯,而做母親的老是無從拿捏該準備幾人的份量。紐頓建議,母子間該有個協議,兒子若要回家吃晚飯就要打電話通知,如果沒有,那母親就不用準備,這樣兩人間的矛盾也就因而消失。

別當沒有原則的「好父母」

有些父母,為了表達愛或彌補沒有時間陪伴小孩的愧疚,在對於小孩生活習慣的建立上,選擇了縱容,成為不敢要求、沒有原則的「好朋友」。

紐頓特別強調,千萬別在這點讓步,最關鍵的輔導原則,就是要與這些青少年,在其目標追求上與行為表現方面達成「協議」並訂定規則。譬如,當孩子玩電腦遊戲時,她總是立即訂定協議,讓他們清楚能玩多長時間,以及協議的意義。因為她不想因為沒有事先講好規則,而事後與孩子發生無謂的爭執。

當孩子成長到青少年時期,雖然外型像個大人,其實內心還是童心未泯,還需要父母、師長的循循善誘,才能掌穩舵、找到人生的方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想想看我們通常是如何談論災難,這次我們只要把我們想到的畫下來,不用講話,每個學生在最後一張紙上畫出他/她所記得的災難為何,或讓他/她想起什麼,如果適合的話,幾分鐘後請他們會將自己畫進圖畫當中。
  • 英國心理學家認為,語言是成年人與孩子溝通的重要途徑,父母和老師的語言內容、表達方式等,對孩子的行為甚至將來的心理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他們經過觀察研究,總結出了會挫傷孩子積極性的話大致有六種類型:
  • 在子女的心中,父親是永不倒的巨人,但巨人也有疲累的時候。衛生署立基隆醫院為勞苦功高的父親舉辦「LOVE 88」父親節活動,特別安排心理師陳正益為現場民眾進行心靈減壓講座,教導民眾減壓DIY,讓父親們能走出情緒瓶頸及自我減壓調適。
  • 【大紀元8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八日電)現在大學畢業生工作難找,但台灣有一群學歷不高又缺乏職業能力的青少年想找工作更不易,成了工作有一搭沒一搭的飛特族(freeter),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呼籲政府相關單位重視。
  • 【大紀元8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廖佩妮綜合編譯) 美國政府新發布的非法移民自我遣返政策,在八月五日正式上路。此項政策提供457,000名不具犯罪紀錄的非法移民自我遣返而免於被捕拘留的機會。在此項政策下,非法移民自首不但不會被拘禁,還有可能獲得聯邦政府提供的機票或巴士票以回到自己的國家。不過這項政策初上路後,收效甚微。
  • (大紀元記者陳勤台南縣採訪報導)台南縣牧德關懷協會早期是辦理送餐服務,現在擴大服務項目有社區發展、權益倡導、志願服務、安親課輔、親職教育、康樂休閒、資訊提供、宣導防治、關懷訪視等,這個工作特別需要以下族群的加入如青少年、老人、團體,服務對象有弱勢團體、新台灣之子教養、兒童、婦女、老人、家庭、社區居民。
  • 8月5日(星期二)晚7點,費城消防局和中國城守望隊在費城中國城消防站聯合舉辦了「全美反犯罪安全夜」(National Night Out)的活動,以加強社區安全、把街道從罪犯和販毒者手中奪回。每年八月的第一個星期二是全美國反犯罪活動夜,費城中國城今年是第二次舉辦這一活動,吸引了上百人參加。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