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歐洲食品安全局風險評估報告/毒奶餅乾超出兒童容許值2倍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 )日前發表的三聚氰胺風險評估報告指出,如果在最糟的情況下,當市售巧克力與小餅乾等食品的原料均遭受三鹿奶粉級濃度(2563ppm )的三聚氰胺污染時,二十公斤的兒童可能吃下每日容許攝取值的二點六九到三點五九倍之多。

風險評估專家、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表示,這份完整的風險評估報告中,根據歐洲成人與兒童的相關食品攝取量,與遭污染中國乳製品中的最高與平均三聚氰胺濃度,進行推算。

根據EFSA聲明指出,對成人來說,即便在最壞情況下也不會超出每公斤體重零點五毫克的每日攝取容許量,但對於較常吃小餅乾、巧克力等食物的兒童來說,卻可能吃下超過容許量兩倍的三聚氰胺。

未發現毒奶 先做評估

雖然目前歐盟境內尚未發現遭三聚氰胺污染的中國乳製品,EFSA卻謹慎地指出,他們尚不確定如此理論上的高量三聚氰胺暴露,未來是否可能在歐盟境內發生。「相較於歐洲,這樣的最壞假設情況,更可能在中國隔壁的台灣發生。」

詹長權表示,歐盟是事件還沒發生,他們就做了風險評估,作為相關管制措施的依據,台灣不但發生了,而且距離中國那麼近,我們竟然都不做?

學者:衛署光說不練

衛生署至今不去做風險評估,卻每次都說要吃成千上萬個月餅,才會超量,但詹長權說,那種講法是不對的,那不是風險評估,根本誤導,民眾怎麼會相信這種話?

詹長權說,衛生署的說法有很大盲點,就是忽略總風險,假如市面上有很多食物都含有中國乳製品原料,吃的種類越多,風險就越高。

雖然歐盟禁止進口中國乳製品以及嬰兒配方奶粉,不過,許多加工食物中卻可能含有中國的乳製品,歐盟也無法完全掌握究竟有哪些零食是在中國製造,或使用了中國製的原料。

根據歐盟統計,2007年,歐盟從中國進口一萬九千五百公噸的糕點製品,包括蛋糕、餅乾等,以及一千兩百五十公噸的巧克力和其他包含可可的加工調理食品。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