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下顏面歪斜 以電腦輔助手術重建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孫幗英台灣台南採訪報導)「下顏面歪斜」主要是因為發育上的異常,造成下顏面骨歪斜,除了外觀不正常外,常合併嚴重的齒列不正或咬合不正。成大口醫部與工學院機械系虛擬實境研究室合作多年,研發「最佳對稱面測量法」(Best symmetry plane method),可以快速及重複找出骨骼的最佳對稱面,應用於骨骼不對稱之診斷及治療計畫之釐定,此量測法已獲得國內之發明專利。

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王東堯指出,「下顏面歪斜」的源頭多來自下顎骨問題,可能是一邊的下顎骨髁頭發育不足或是過度生長,如是前者,則下顏面中線會偏向患側,如是後者,中線則偏向對側,在嚴重的病例,常連帶牽連上顎骨的發育,造成上顎一邊高、一邊低,咬合面傾斜或嘴唇歪斜的情形。

半邊臉小耳症是一種先天性發育障礙症候群,最常影響單側下顎骨,伴隨不同程度上顎骨及顴骨的發育不足,外耳的變形及患側臉部軟組織較小的問題,此症候群是僅次於唇腭裂,發育上第二常見的臉部畸型。與暴牙、戽斗不同的是,臉部歪斜給人的感覺是病態的,嚴重影響病人的外觀及心理層次。

王東堯說,下顏面歪斜的診斷及治療計劃的釐定,傳統上均使用測顱X光檢查及牙齒模型分析,但一般之X光檢查為二維觀測,無法顯現骨骼歪斜之全貌,亦無法據此預測骨骼的三維移動模式,所以有些國外研究使用電腦斷層檢查,但目前所有的「三維測顱分析法」均採用標定的方式測量,在三維結構上採用標定點十分複雜且有不準確的問題,所以目前三維測顱分析並不通用。使用傳統之分析及計劃模式,難以準確預知手術的結果,造成臉部歪斜的病人治療後常是「大歪變小歪」。

成大口醫部與工學院機械系虛擬實境研究室合作多年,研發「最佳對稱面測量法」(Best symmetry plane method),可以快速及重複找出骨骼的最佳對稱面,並以此對稱面為根據,計算骨骼的對稱值及下顎骨與中臉部骨之偏斜,以比率及角度呈現,易於了解,可應用於骨骼不對稱之診斷及治療計畫之釐定,此量測法已獲得國內之發明專利。

「製定出正確的手術計劃本身與準確執行手術為同等重要。」王東堯表示,該研究團隊利用光學追蹤器,追蹤牙齒模型在模擬手術後的位置,反映在電腦上可以看到在術後新的咬合關係下,上下顎骨的新位置,若合併使用「最佳對稱面自動量測法」,可以讓醫師同時計畫病人的牙齒咬合關係及顎骨對稱性,以矯正下顏面歪斜。這套方法的優點是電腦配合人腦提出一個合理可行的方法,訂定手術計畫及預視結果,同時可以增加手術的可預測性,臨床應用的結果令人滿意。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