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雄港貨櫃量年減15% 恐邊緣化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旭磊/高雄報導〕高雄港今年1到10月貨櫃裝卸量比去年同期減少15%,港務人士分析,產業外移至中國是主因,但應開放國際航商經營直航航線,避免轉口櫃繼續減少,台灣被邊緣化。

港務人士盼 開放國際航商經營直航航線

高雄港務局統計,今年1到10月貨櫃裝卸量為706萬7761TEU,比去年同期減少126萬多TEU,少了15%。若以單月比較,10月份下滑3.13%,下滑幅度趨緩,其餘各月下滑幅度多超過10%。

高雄港務局業務組長程建宇說,進出口櫃大幅減損17%,轉口櫃小幅減損13%,至於兩岸直航櫃從每月1萬多TEU增至7萬TEU,「不無小補」,全球景氣以中國復甦最快,台灣沾到邊,兩岸直航櫃也跟著增長。

高雄港船務代理公會理事長顏銘傳看法不同,他表示,台灣很可能被進一步邊緣化,高雄港需以轉運為主,丹麥Maersk Line(快桅 )、日本K-Line等外國航商轉運櫃到高雄,都不被視為兩岸直航貨,需繞經第三地徒增油料成本,偏離國際航運市場,久之還會繼續滑落。

高雄市報關公會理事長涂瑞益認為公務人員太保守。他說,過去高雄有石化業、鋼鐵及木材,全台60%產業都在高雄,現在企業都到中國去,對岸有日本、美國、韓國等國設廠,台灣進口剩水果及消費品,出口剩電子業,電子業量小搶時效走空運,不走海運貨櫃,工廠少了,產業沒有了,櫃量當然下滑。

涂瑞益表示,轉口櫃部分,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轉運站都做得比高雄好,台灣公務員太過嚴謹,好不容易考進來,怕丟飯碗,查太緊了。轉運港要再做得快些、方便些,等產業回流或政治風氣改變,高雄港地理位置是有優勢,會再爬起來。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