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臂刀王」奮鬥16年 成泰式料理大廚

font print 人氣: 64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11日電)「一隻手切菜、一隻手炒菜、一手肩負一家餐廳,我只有一隻手,卻能做到正常人兩隻手不能做到的事。」

人稱「獨臂刀王」的郭興忠花了16年,從泰國的美斯樂到台北,奮鬥的過程中,哭過無數次,但他仍然堅持,「我不是弱者」。

台北市光復南路上的一家餐廳內,32歲的郭興忠忙進忙出招呼客人,初見他的顧客都有點訝異,覺得老闆好像有一隻手怪怪的,知道他還是廚師之後,人人都問,「要怎麼炒菜啊」?他笑說,這實在一點都沒問題。

時光回溯19年前,當時13歲的郭興忠從泰國北部美斯樂來到台北,由於先天左手手掌與手肘殘缺,未來一片茫然,「從純樸的美斯樂到台北這個大都市,我很害怕陌生人的眼光,走在路上,直覺就是把有缺陷的手遮起來,不想讓別人看到,因為他們都會指指點點,我也不想跟陌生人說話。」

13歲的郭興忠把自己封閉起來,不知未來如何是好。16歲那年,叔叔開設一家泰式餐廳,叫他去當學徒,這才開始有了轉變。

「餐廳成立時,我被安排在廚房幫忙,心想不用面對顧客也很好,但左手手掌缺陷,加上不會主動跟人互動,竟然沒有一個廚師願意教我,還跟我叔叔說我不可能會當廚師!我聽到這些話,很生氣,也跟這些廚師賭氣,他們不願教,我也不要學,就這樣,在廚房像一顆樹,光聽別人叫我過來、叫我走開」。

廚房裡杵了半年,郭興忠連刀子都拿不好,父親有點著急了;心想,這麼年輕就放棄,長大要怎麼成家立業?叔叔更拿了口足畫家的資料來為他打氣。

親人一再加油,又看到比自己晚來廚房的人地位都開始往上升了,他終於想通,不能就這樣認輸,沒人教就自己學吧。

郭興忠開始觀察廚師如何切菜,中午休息的空班時間,他撿起切剩的胡蘿蔔頭、高麗菜心,少了一個手掌,就用左手臂的骨頭當支撐,切起菜來。一開始並不順利,左手臂因不好施力,滿是刀傷。

郭興忠一個人摸索好幾個月後,刀工開始有模有樣了,高麗菜可以連切,大小也不會差太多,這時大家都叫他「獨臂刀王」了,但是問題又來了,一隻手要如何炒菜?

「炒菜鍋真的很重,要翻炒、要放料、要掌握瞬間的火候,每一個程序都要完美,加起來味道才會好。練鍋功4個月後,我正式炒的第一盤菜是青菜,端出去給員工試吃,他們大叫怎麼有焦味,我就衝出去把菜拿回來,倒掉。」

初學炒菜的那段時間,郭興忠非常沮喪,又因只能靠一隻手翻動炒鍋,背部韌帶發炎,痛到不行,夜深人靜時經常以淚洗面,氣自己為何一直學不會。他曾一度想要放棄,但是心想天生的缺憾實在沒有太多選擇,「我告訴自己,只有繼續走下去,雖然一定比別人辛苦,但不能放棄」。

郭興忠花了3年,終於成為一個可以切、可以炒、精通各樣泰式料理的廚師。為了精進廚藝,他還數度回泰國進修,一共花了8年時間,24歲時終於升上餐廳的總廚師。

郭興忠突破重重困難,終於達成總廚師的夢想,但是長年封閉的個性,使他不善於行銷自己;幸而他還遇到一些知名大廚及美食家,一再鼓勵他參加比賽,並告訴他,別人要兩隻手才能做到的事,他一隻手就辦的到,這「缺點才是你的優點。」「哇,這句話打醒了我,讓我知道自己不是弱者,燃起前所未有的自信心。」

28歲那年,他自立門戶,開設泰式餐廳。現在他32歲,已有兩家店。郭興忠說,幸好當時沒有放棄自己,現在可以做到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他未來的人生還很寬廣,他會更勇敢的堅持下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筆者曾於國家圖書館查找抗日戰史資料,發現一本全新改版的《中國陸軍作戰各大戰役實錄》珍貴史料,然而此書在各大書局中卻未發現販售,因此只得聯絡作者,想購買此書。2009年,筆者與友人一同拜訪作者楊濬彥先生,因此發掘了這位已高齡九十九,一生反共的國民黨抗戰老兵的精采故事 ,他的一生彷彿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
  • 董羅彬,原中共駐新西蘭奧克蘭中領館的一名後勤員工,在抵達奧克蘭兩個月後神奇逃脫。在中領館嚴密設防的情況下,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 董羅彬,原是中共外交部外派到新西蘭的一名雇員,曾在奧克蘭中領館工作。然而,2018年5月的一天,他從中領館內成功出逃,並向新西蘭政府申請政治庇護。在新西蘭領土上,他國政府雇員出逃,自冷戰以來這是第一宗案例,到目前為止很可能也是唯一一宗。
  • 「他們身手矯健,舞姿高度精準!」「高難度技巧令人驚嘆!」身著白袍,手持長劍,凌空而舞,他就是一代詩仙李白;披上金甲,撿起長槍,騰空而起,他就是抗金英雄岳飛。所到之處,神韻舞蹈明星、主要領舞演員陳厚任的表演無不令全場感動震撼。他是怎樣練就令人叫絕的中國古典舞藝術的呢
  • 埃及桌球選手哈馬托
    在本屆東京帕運會上,埃及桌球(又稱乒乓球)選手哈馬托(Ibrahim Hamadtou)是很特殊的一位勵志人物。他雖然失去雙臂,但卻能用嘴巴咬住球拍來擊球與發球,進而與其他選手進行比賽。他以他的努力與成績證明,天底下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
  • 英國一名受刑人在監獄中發奮圖強,經多年苦讀之後,從一個沒有文憑的毒販變成大學講師,而且返回監獄授課。他的努力不懈使他有了嶄新的人生。
  • 松浦彌太郎在43歲陷入職場困境,當開始嘗試跑步後,甩掉了疲勞、壓力,人生也重啟。示意圖。(Shutterstock)
    出版近20本書、被譽為「日本美學大師」的松浦彌太郎,在43歲那年因為解決不了的工作壓力,陷入困境,身心健康都亮起紅燈。誰知,當他開始嘗試跑步後,甩掉了疲勞、壓力,人生也重啟。他堅持跑了九年,最後成書《只要我能跑,沒什麼不能解決的》分享跑步帶來的人生改變。
  • 生命之途很難由自己完全掌控,淑華姐回顧自己波濤起伏的大半生,精心、縝密立下的志向,好像一樣也沒能達成,反倒是意外卻接踵而來。
  • 菲律賓一名11歲女童以繃帶纏腳自製耐吉(Nike)牌運動鞋,並以這雙山寨版鞋子贏得賽跑比賽的三項冠軍,而她也因此在網上爆紅。
  • 英國男子麥卡錫(Nicholas McCarthy)在出生時只有左手,沒有右手,但他克服了先天的限制,不但進入高等學府學習音樂,也實現了成為鋼琴家的夢想。而他也是目前已知在世的唯一一名單手鋼琴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