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養貧童30年 鄭瑞全享受行善快樂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錫璋台中市16日電)享受施比受更有福的快樂,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的永久認養人鄭瑞全,一行善就持續30年。他認為,做好事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樂,而且可以使家庭和諧、平安。

台灣家扶基金會說,鄭瑞全在30年前的偶然機會中,獲悉家扶基金會在幫助家庭貧困的兒童,立即被這項行善義舉所吸引,就此踏上扶助貧困兒童的善心路。

家扶指出,鄭瑞全不僅夫妻兩人同時成為家扶基金會的永久認養人,甚至也為過世的父母行善,以父母名義捐款加入永久認養人行列,展現他對行善的熱情與堅持。

開設書局的鄭瑞全,除了出錢資助國內外貧困兒童就學與生活外,甚至提供書局讓受扶學童打工賺零用錢,盡全力幫助貧童脫離貧窮。

家扶基金會轉述,鄭瑞全行善相當低調,只強調做善事會感到快樂,也讓家庭更和諧平安,會繼續堅持下去,如果經濟景氣好轉,還會持續增加認養人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昨天表揚七位來自全台各地的資深認養人,資深認養人至少都有十年以上的認養經驗,他們也呼籲社會各界一起來認養貧童。
  • 總統當選人馬英九今天出席家扶基金會自強母親表揚活動時指出,台灣雖小,但認養貧童人數在全世界排名第五位,這是台灣在國際展現實力最好的方式,而不是在外交上亂花錢,造成許多困擾。
  • 花小錢養貧童千元一家用銓敘部檔案科長林瑜玲(右)捐助家扶金金會認養國外貧童廿年如1日,獲頒發「愛心永續」獎座表揚,圖為她手捧獎座及家扶社工員協助展示受助的斯里蘭卡個案感謝信的情況。
  • 【大紀元6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錫璋台中市二日電)台灣省國際蘭馨交流協會展現母性的光輝,今天合力捐贈新台幣三萬六千元,認養台灣家庭扶助基金會的三名貧童,拋磚引玉,扶持弱勢。
  • 在南投家扶中心眾多的貧童認養人中,吉靜瀾女士是深受家扶中心津津樂道的一位,她加入認養行列已十八年,除了固定提供認養費,還常常遠從台北到南投探視認養的孩子,甚至曾長時間住到孩子家輔導孩子的課業,以實際行動參與、關懷孩子的成長及學習情況。
  • 曾受台灣世界展望會資助學費的科技新貴洪世明,認養1名蒙古貧童1年餘,最近雖遭裁員,但愛心仍不稍減,照樣按月資助對方,洪世明今天憶起兒時受資助過往,點滴在心頭。
  • 總統馬英九今天接見青少年志工和同濟會成員時表示,台灣在捐血、認養貧童以及災難救助上做得很好,這也讓台灣的國際形象愈來愈好,愈來愈受到尊敬。
  • (大紀元記者萬子青綜合報導)總統馬英九昨天接見青少年志工和同濟會成員時表示,台灣在捐血、認養貧童以及災難救助上做得很好,這也讓台灣的國際形象愈來愈好,愈來愈受到尊敬。而桃園治平中學志工更是發揮創意,以太陽能解決老人因長時間坐輪椅產生濕疹的問題。
  • 賈賈普爾縣(Jajpur)位於印度東部的奧里薩邦。在過去75年來,該縣一名男子一直在樹下義務教導兒童讀書和識字,而且風雨無阻、從未間斷。他致力於教學的熱情與精神感動了人們。
  • 印度比哈爾邦一名男子花費30年的時間,獨自以簡單的工具挖出一條3公里長的河渠,以便將水引進村裡的池塘,供村民和牲畜使用。此一利益眾人的事蹟與他不斷堅持的恆心與毅力,受到人們的高度讚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