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研究船協助 台經部將進行可燃冰震測調查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台北21日電)在美國研究船協助下,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預定 4月,於高雄-屏東外海可燃冰賦存區首度進行震測調查,以作為未來實施深海鑽探調查選址,以及可燃冰蘊藏量評估的依據。

可燃冰的專業術語稱為甲烷水合物或天然氣水合物,是由天然氣和水在低溫高壓環境下所形成的冰狀固態結晶。

地調所表示,在常溫常壓下,1立方公尺的可燃冰,理論上可釋放出150至170立方公尺的天然氣。因具有分布廣、儲量大、潔淨等特點,極可能成為21世紀新型態的天然氣資源。

美國國科會所屬的「藍賽斯號」(R/V Marcus G.Langseth)海洋震測研究船預定3至7月間,在台灣周圍及附近海域執行 4個航次的海上反射震測調查。地調所指出,屆時將首度利用該研究船,在高雄-屏東外海的可燃冰賦存區實施震測調查。

藍賽斯號將在3月28日抵達高雄港,預定3月31至4月28日執行第一個航次的海上震測調查。將先在高雄-屏東外海進行約10天左右,以探測可燃冰賦存區的深部地殼構造。

由於可燃冰可能影響全球碳循環、全球氣候變遷、海床斜坡的穩定性,其形成與分解機制,以及可能的開發方式,一直是各國重點研究項目。

地調所盼藉由海上震測調查,瞭解高雄-屏東外海可燃冰賦存區的深部地殼構造特性,以建立可燃冰地質系統模型,並作為未來實施深海鑽探調查選址,以及可燃冰蘊藏量評估的依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