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故宮宋代緙絲花鳥展 千年工藝現風華

人氣: 5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22日電)國立故宮博物院「宋代緙絲花鳥特展」今天登場,策展人童文娥表示,緙絲是千年的中國古代織品工藝技術,幾乎快要失傳,民眾觀展可看到舉世稀有的宋代緙絲工藝非凡成就。

故宮典藏緙絲藝術品約200餘件,其中以宋代緙絲最獨特,約有70餘件,這次展出23件,不乏南宋沈子蕃、朱克柔等名家作品,花間行龍、仙山樓閣、富貴長春是最古老的3件作品,構圖風格近似北宋作品。

童文娥指出,緙絲工藝最大特色是「通經斷緯」,與一般「通經通緯」織法相比極特殊,以簡單平紋木機結合通經斷緯方式織造,不同顏色緯線織成圖形彼此不關連,圖案周圍會留下鋸齒狀空隙,使緙絲又稱「刻絲」。

她說,緙絲作品題材豐富,有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佛像等,通經斷緯織法則使緯線刻洞不牢固,織品不堅固,成為奢侈品,但宋代緙織精細、配色細膩,結合當時書法繪畫風格,後世推崇為難得的藝術工藝。

「緙織風華─宋代緙絲花鳥特展」在故宮正館2樓展出到6月25日,展覽有兩大特色,一是以花鳥為主題,呈現靈動的花鳥寫生與寓意吉祥的緙絲書畫作品。

二是以「實體顯微鏡」照相技術仔細記錄每件作品經、緯色線結構與組織,製成透明片,呈現宋代緙絲技法獨特精緻,包括結、摜、勾、戧等數十種技法。

緙絲工藝如今極稀有,童文娥表示,由於工序繁複,宮廷禁止民間做,且是奢侈品,流傳不易,現今大陸蘇州有幾家在做,台灣多年前聽聞有一位婦人會這項織造工藝,但她沒有見過。


國立故宮博物院「緙織風華─宋代緙絲花鳥特展」日前登場,展出舉世稀有的宋代緙絲工藝畫作,圖為南宋名家沈子蕃緙絲花鳥作品。//中央社


國立故宮博物院「緙織風華─宋代緙絲花鳥特展」日前登場,展出舉世稀有的宋代緙絲工藝畫作,圖為流傳至今最古老的上千年緙絲畫作之一「花間行龍」。//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