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紀實攝影 莊正原:真實比唯美重要

5月17日,新唐人電視台在台北市恆昶藝廊所舉辦的攝影巡迴展講座,邀請攝影師莊正原開講「紀實攝影的真實與表現」。(攝影:王仁駿/大紀元)

人氣: 8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彭秋燕台北報導)5月17日,新唐人電視台在台北市恆昶藝廊所舉辦的攝影巡迴展講座,邀請攝影師莊正原開講「紀實攝影的真實與表現」,莊正原曾任天下雜誌資深攝影記者,專長為報導攝影與風景攝影,他以過來人的經驗現身說法,分享紀實攝影的創作理念。

寫實宜避開自我雕琢

莊正原首先指出,所謂的紀實攝影就是寫實攝影,也就是報導攝影。只要是我們藉由相機所紀錄的東西都是曾經存在過的,都有它的一個真實性,因此風景本身也是一個紀實的東西。

然而,美感的呈現往往是攝影的化妝品,不是一個真實的東西。太美的事物往往是雕琢出來,而寫實攝影就是要避開這些自我雕琢出來的技巧。所以藝術的說法「真善美」經常在衝突,很少一口氣在一張照片呈現。

現場他以兩張同一時間在墾丁「九棚大沙漠」所拍攝的影像:一張是以枯木與光影所營造的唯美氛圍風景照;另一張是遊客開著吉普車玩樂,報導吉普車破壞雕砂生態環境跟影響。用來對照說明「照片真的都有人的看法」。

觀察力及鏡頭的使用

莊正原是一位堅持紀實攝影的創作者,他說:「寫實攝影的本質就在於它給我們的理解跟感受,而不是這個東西到底有多美。」那麼寫實攝影的真實性該如何掌握?這方面他個人運用的心得是:

在鏡頭的使用上面,他覺得黑白攝影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去掉色彩的干擾,可以讓我們把觀看照片這件事真正放在心裡面。也就是說看一個圖片,少了色彩的煽動,這時候反而比較容易看到東西的本質。這就是為何過去很多寫實攝影都是使用黑白的原因。

至於觀察力的運用,莊正原解釋,拍照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本身的觀察力,跟打球很像,球投出去會不會進,要不要練個幾千球再去比賽。同理,按下快門,到底在講什麼?怎麼樣的內涵、內容?你要不要先想清楚再拍,還是拍了再說。他舉例說觀察一個東西比較像雕刻家,不能只考慮某個角度,一定要360度的考慮。

另外,他也提醒拍照的觀點還是要有真實做轉化,不要自己憑空去杜撰一個影像出來,結果就算拍到那張相片也是有問題的。

長時間觀察,起承轉合呈現

與其他藝術相較,攝影是很容易取得圖片的一種藝術表現方式,但是他認為在決定性瞬間,可能因為不夠仔細或專注,而不能夠把作品內涵或深度表現出來,必需藉由要長時間對一個主題深入研究,進而把作者的中心想法真正的形成。因此美式攝影拍攝的每一次快門,其實就是最後觀點的一個累積跟完成。

那麼拍一個題材的作品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愛看電影的莊正原引用周星馳電影《愛你一萬年》說,如果你願意,最好用「一輩子的時間」比較恰當,他說因為作品本身會隨著時間成長一直累積,越曡越厚,用時間的方式把作品一疊厚,我們拍攝時,人比較無知的部份就能夠稍微下降。

最後,因為新聞照片是單張的,一張就要把照片本身的張力及詮釋性整個爆發出來;而報導攝影是多張的,他說所以要注重圖片本身的起承轉合,每張照片都要跟整個題目有關。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