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91歲鄧桂阿嬤 編草鞋達人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璟民/專題報導)台北縣萬里鄉91歲老嫗鄧桂,擅長編草鞋、製竹簍、竹篩與畚箕,及裁縫衣服、採石花菜、髮菜與小海帶等,像她這樣高齡仍耳聰目明,多技藝且能勞動的人,在當地屈指可數,獲稱「萬里之寶」,吸引萬里鄉瑪鋉漁村文化生活協會以她為主角,進行耆老訪談影音文字記錄。

萬里之寶 一手好功夫

協會團隊來訪當天,鄧桂不假手他人,搬出日益罕見的整套傳統編草鞋工具與材料,包括草鞋矯仔、矯仔座、草鞋耙、長板凳、剪刀、塑膠繩、月桃絲、稻草等。

鄧桂跨坐板凳,架好草鞋矯仔、座與耙,以塑膠繩繫住身體腰部,另一端分2股圈上耙牙形成4根「鞋骨」,用月桃絲固定端點,開始反覆拿取小束稻草揉成條索狀,一條接著一條,採「橫8字形」編織法,鋪陳出鞋尖到鞋跟的「鞋面」。

她邊做邊說明要領,強調下雨天編草鞋,稻草略含濕氣,比較軟順好編,天氣熱的時候要灑一些水讓稻草軟化,適時運用矯仔壓擠編進去的稻草條索使鞋面更緊密,左右兩側還編出扣鞋繩的「鞋耳」,最後用剪刀修飾鞋底、剪掉零散突出的草絲。

傳統技藝 地方盼傳承

鄧桂編草鞋的技藝,源自幼年家貧,買不起皮、布鞋,看母親從收割後的稻田裡收集稻草,編草鞋賣給煤礦坑的採煤工穿在腳上防滑,看久就學會了,到海邊礁岩區採各種海菜,也穿自己編的草鞋,每雙可用6、7趟,算很耐用。

鄧桂手工連編2隻合成一雙草鞋,歷時1小時半,沒有疲累感覺,協會理事長湯錦惠、理事蕭式棋等鄉親,對她的靈巧手藝讚不絕口,攝影所得剪輯妥當將用於鄉土教育、地方文史傳承。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