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口湖牽水狀祭典追悼先人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29日電)流傳160多年的雲林縣口湖鄉牽水狀祭典,今天下午在金湖萬善爺廟舉行牽水狀法會,由縣長蘇治芬及地方各界祭拜旋轉水狀、放水狀風箏,追悼先人。

清朝道光25年(1845年)口湖鄉金湖大水災,造成上萬先民罹難,後代以牽水狀祭典緬懷先人,每年農曆6月8日舉行科儀法會,超渡亡魂並放水燈,最受注目焦點即是排放在道路兩側,用以追悼先人的水狀。

蘇治芬稍早並在金湖舊港蚶仔寮萬善祠,主持公祭儀式,率領地方各界表達對亡靈的追思與悼念。

蘇治芬指出,金湖牽水狀與下寮仔挑飯擔的祭典,是特殊的宗教民俗文化,縣府去年11月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正提報行政院文建會,爭取指定為「重要無形文化資產」,以獲最完善保存與推展。

蘇治芬表示,對地方建議將蚶仔寮萬善祠、金湖萬善爺廟、下寮仔萬善爺廟等3廟結合,成立牽水狀文化博物館,縣府將全力支援軟體部分,推展牽水狀民俗文化。

今天祭典另一焦點,雲林縣風箏協會製作牽水狀風箏,蘇治芬在風箏上書寫「往生明界」後,風箏翱翔天際,以另一種形式表達對先人的追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