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命運的迷霧】

福祿官職皆前定

椲楢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64
【字號】    
   標籤: tags:

《夷堅志》是宋代文言筆記小說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亦是中國歷史上篇幅最大的一部文言小說集,是中國古代小說史上的不朽名著。

作者洪邁(1123-1202),字景廬,號野處,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是宋代極享盛名的學者。他自幼聰敏異常,博覽群書,能過目成誦。宋高宗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考中進士,歷任兩浙轉運使、左司員外郎。後奉命出使金國,被金人多方困辱,他始終堅貞不屈。回國後,先後擔任過贛州、婺州等地方行政長官,為官清正廉明,升級文閣待制,仕至端明殿學士,卒諡文敏。

洪邁一生著作極豐,而其中最能代表洪氏的學術水平和藝術水平的,就是《容齋隨筆》和《夷堅志》,洪氏以畢生主要精力,完成了這兩部巨著。《容齋隨筆》是一部考訂、評論歷史、政治、典章、制度的筆記;《夷堅志》則是一部小說集。兩書內容側重不同,各有千秋,問世以後,都得到很高的稱譽,因此,這兩部書堪稱為洪氏著述中的姊妹作。下面就是從《夷堅志》中整理出來的一文。

孫九鼎,字國鎮,是山西忻州人。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在太學為生。七月七日那天到竹柵巷去拜訪同鄉段浚儀。他沿著汴河北岸前去,忽然聽到有人在人群中叫他的名字。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個身佩金紫的官,連騎馬的隨從也很文雅氣派。那人很快地跳下馬說:“國鎮,分別這麼久,你過得還好嗎?”,孫九鼎仔細看他,認出是姐夫張詵。

張指著大街北面的一家酒店說:“最好能邀請我到那裡坐坐,大家可以不慌不忙地談談。”孫說:“您是個有錢人,怎麼可以讓我這個窮酸學生買酒呢?”張說:“這是因為我的錢在這裡不好用呀!”

兩人就到酒店中坐下,席上吃喝舉止都很隨意,過了一會兒,孫才想起張詵已經死去。就問他:“您已經死了很久,為什麼現在到了這裡?我見到您,會有什麼不利嗎?”張回答說;“不會這樣,您的福分很大,可以無妨!”接著就談起他死的時候以及孫去為他送葬的事情,沒有他不知道的。

張又說:“去年中秋節.我回了一次家。你姐姐那些人像平時一樣飲酒作樂,根本沒有想起我。我非常氣憤,就拿起酒壺打了小女兒才離開。”

孫九鼎問他:“您現在在哪時作事?”張說:“現在任隍城司的注祿判官。”孫聽後很高興,馬上詢問自己的前程。張說:“現在還不清楚。這類事每十年下達一次。我還沒有見到您的名字。只怕要在您三十歲以後,做的官也不會大低。”孫又問:“您一生好酒貪色,經常做些侵犯婦女的事,幾乎每月都有。怎麼會在陰間任判官呢?”張回答說:“這些是我作的事情,但任何事都應當體察他的本心,如果本心並不昏昧,那麼作什麼事不可以呢?”話還沒說完,有隨從進來稟報說:“到了當值的時候了。”張就起身和孫九鼎一齊離開酒店,他指著行人說:“這些都是我們陰間的人,只不過陽世的人看不出罷了。”

到了麗春門下,張和孫告別說:“您從這裡回去吧,千萬不要回頭看,回頭看就會死。您現在已經被陰氣侵擾,以後一定會暴瀉,記著不要吃其他的藥,吃平胃散就夠了。”

分別以後,孫九鼎才開始感到非常害怕。到了竹姍巷見到段君。段為他面色很差感到驚訝,馬上讓他飲酒壓驚,到傍晚才回到太學。第二天大瀉了三十多次,吃了平胃散就平復了。

孫九鼎後來遭遇坎坷,一直沒有成就。流落金國十幾年才考中狀元,官為秘書少監。他當年和我的父親都是通類齋生。父親流落北方曾幾次和他相見,他親自講了這件事。(待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五代時的蜀國(前蜀),設立了“尋事團”,由小院使(官職名)蕭懷武掌管,負責軍巡,就是帶著武器,到處巡察,抓捕他們認定的“壞人”。這類似於中共的警察。
  • 泰源先生的大作《命運的迷霧》己完滿結束了。但人的命運不只這一世,既有生前的命運,也有死後的靈魂,用修煉人的話來說,人是有元神的,元神是不滅的,所謂人今生的死,只不過是元神離開了我們這個空間的肉體,而進入另外的空間的存在而已。那麼另外空間的「人」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本文將繼續斗膽接下泰源先生的話題,也來一個「續《命運的迷霧》」的專攔,看看歷代先人是如何看這個問題的,我們也可以用來借鑑今天的人類了。先請看下下面一篇(清)袁枚先生的一篇文章。
  • 紀昀(1724至1805年),字曉嵐,一字春帆,號弧石老人。二十四歲中舉,三十一歲進士,出編修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在他的一生中,除四十五歲時因洩露消息給行將受到查抄的姻親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受牽連謫戍烏魯木齊三年外,可說是宦途通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即從他四十九歲起主持修纂“四庫全書”達十餘年,纂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可說是傾注了他畢生的精力。以後累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卒諡“文達”。
  • 元自實前世在職的時候,以文學自高自傲,不肯提拔後學,所以今世愚昧不識字;以爵位自我尊大,不肯結交接待遊子,所以今世到處漂泊無處依止。
  • 二戰上校轉生美國男孩?無師自通就會德語?看到煙花,他的下意識反應你絕對猜不到……父母幫他找到了前世!
  • 俗話說:欠債要還天經地義! 但是現在人心不古,多見的是賴債逃債的人 。法律還設有債權的年限,過了期限債務就消失了。然而,債逃了一時、逃了一世,真的就得以無債一身輕了嗎?還有的說「下輩子做牛做馬來還!」這句話背後可能有深意,而不僅僅是一句遊戲之言!
  • 北宋後期諍臣劉安世,時人稱之為「殿上虎」。他的這個稱號是怎麼來的呢?當時奸臣當道,蔡京將他連續貶謫,在貶所他在夢中見到了一個道士,當他見到出生的幼子時恍然領悟,道士轉生到劉家做兒子。前世的一段血債,這位北宋名臣又是怎麼償還的呢?
  • 活人兼職陰差隊長,揭祕真實的勾魂過程;為什麼有人靈魂已走,肉身卻還活著?人的壽命其實與健康無關?
  • 人畜之間會輪迴轉生,人可能造孽轉為豬身,豬受苦還業後也可能轉生為人。世上有人身帶著豬蹄的人,示現了人畜互轉生的過程。
  • 最近幾年,大陸流行穿越小說和電視劇,故事說的是某個人死後,靈魂出竅,但身體卻被幾百年或幾十年後的靈魂占據,通俗的說就是「借屍還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