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蔡奇蘭推動台語兒童文學營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徐小雲台南報導)第一屆府城台語兒童文學營8月19日起在國立台灣文學館展開為期3天的活動,主辦單位土城國小校長黃俊傑表示,第一屆府城台語兒童文學營在該校「蔡奇蘭兒童文學基金會」捐助活動經費下,結合各團體得以舉辦。此次研習課程特別安排鹿耳門文史鄉土踏查、台語史詩研習、七字仔詩吟唱以及台語詩徵文比賽等多元活動,盼能造就更多台語文學新人。
台南市政府教育處處長王水文在開幕式中指出,重視鄉土教育、提倡母語教學,一直是府城教育努力的方向。台語詩人「鹿耳門漁夫」蔡奇蘭表示,推展台語文學是他長久以來的目標,如何將台語文學落地生根,也是他念茲在茲的。為鼓勵府城師生對台語文學的創作風氣,發揚台灣本土文化,台語兒童文學營特別以國小高年級學生及國中小老師為對象,希望台語文學的種子紮根堅實,未來更加茁壯。
蔡奇蘭出身土城,在開幕式中當眾朗誦為母校土城國小50週年所做台語詩<思念>,表達他對故居土城深深的情感。
「一支針 繡著阮的思念
一粒鹽 加添思念鹹鹹
十二月二十七 返來母校找思念
校前水堀仔 深深危險
校邊小火車 嘟聲漸漸
迄條水圳岸 花開正炎
啊!五十冬啦! 思念像針
啊!五十冬啦! 思念鹹鹹」
自然擺動的身軀,加上感性的語調,一首<思念>充分表達了台語詩的音韻之美,博得滿堂喝采。
台語兒童文學營活動由介紹台灣文學館的沿革與週遭環境開始,接著是「紅樹林台語推展協會」的兒童台語詩歌吟唱表演。每個周六上午,這群「囝子兄、囝子姊」在藍淑貞老師的帶領下,認真的學習台語詩歌,他們清晰的咬字、生動的肢體展現,贏得與會來賓、學員們的肯定與熱烈掌聲。
蔡奇蘭就讀國小四年級、二年級與幼稚園中班的3位孫女都上台參與演出,4歲的小孫女稚嫩的模樣,一點都不怯場,格外惹人憐愛。蔡太太一直拿著相機捕捉孫女們的台上鏡頭,慈愛的神情溢於言表。每次蔡奇蘭主辦大型活動,太太總是相伴出席,賢淑的蔡太太一貫靜靜的微笑著,言語不多,卻是蔡奇蘭身邊最有力的支持者。

19日當天下午,文學營全體人員前往四草大眾廟進行綠色隧道與台江內海竹筏之旅,欣賞國寶級紅樹林美景。府城擁有全台最豐沛的歷史文化資產,而台江內海正是台灣文明變遷的源頭。清道光年間,台江陸化,鹿耳門港淤塞,鹿耳門北方沙線被水衝擊成了國姓港,而北線尾島西南隅的四草湖取代鹿耳門港成為府城外港。同治以後,鑿通國姓港與四草湖間的人工運河,名為<竹排仔港>。
在綠色隧道的天然美景中,蔡奇蘭詩興大發,吟唱了他於2004年所做的<竹排港>一詩。
「竹排港 轉運站
唐山貨 入府城 千百項
三郊貿易 名聲香
北起天津 南止廣東
三郊總管伊是土城人
土城人 知輕重
甘願碼頭做長工
長工哀歌滿街巷
竹排港 飼阮長工一世人
啊! 我愛古早竹排港」
原是建築商人的蔡奇蘭,在壯年時歸隱,開始寫詩。就像素人畫家,蔡奇蘭憑著自己獨特的文學創造能量,默默用自己的方式傳達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愛。為了紀念他的出生地鹿耳門,也因為父親靠漁為生,他取了「鹿耳門漁夫」這個饒富感情的筆名,致力於台語「七字仔」的寫作,用心民間文學的推廣。
七字仔歌是早期台灣農村社會相當普遍而流行的歌謠,很多人都可以唱上幾句,蔡奇蘭的母親邱錦雀能吟唱整本七字仔「雪梅思君」。回憶自己的童年,母親教給他的歌謠令他印象深刻,如「12生肖」至今60多歲仍能隨口誦出,毫不忘詞。蔡奇蘭常能一開口就滔滔不絕,長篇短章無不瞭然於胸。從他高亢而嘹亮的吟唱中,我們看到一位生命中流淌著民間歌謠血脈的詩人,認真而深情的敞開心扉,叫人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