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opyright-issue
鐘離意字子阿,東漢時代的會稽山陰人。年青時做過郡督郵。當時部縣亭長有受人酒禮的,府下登記在案考察。鐘離意封還記載時,進去對太守說:「《春秋》主張:先內後外。《詩經》說:『刑於寡妻,以御於家邦。』就是說:應該明白政治教化的根本,由近及遠。現今,宜先清理府內,暫且把考察遠縣細微的過失,放鬆一些。」太守認為他很能幹,就委任他管縣裡的事。
有時正在堆了一桌的案卷中忙碌著,偏有山寺裡的僧人來訪。他從靜裡來,我在鬧中忙,但都可不離禪境。
生活中的大起大落,身體上的壯年早衰,把韋應物推入了思考和轉變的漩渦中。從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思考中,他終於認識到世間名利聲榮都如「糞土」一樣,不但不足求,而且骯髒污染人。
駱賓王在討武檄文中數落武則天,但武則天卻對他的文才青眼有加……
沒有血緣的家人,是否能發展出真正的情義,以致在面對生死交關的考驗時,還能替對方著想,共度難關。在中國漢代時,就曾發生過一個令旁人都為之動容的故事,而主角正是一對沒有血緣關係的母女。
在顏真卿十八九歲的時候,臥病在床一百多天,當時的醫師都不能治。有一個自稱是「北山君」的道士到他家裡來,拿出米粒大小的丹砂讓他服下,頃刻之間便痊癒了。道士對他說:「你有清廉簡樸的美名,已經記錄在黃金台上,可以度世成仙,到天上去做仙官,不要自己沉淪於名宦的大海中。
孟浩然有許多道家和佛家的朋友,因此佛道兩家的思想對他都有很大的影響。
孟浩然的許多詩「從靜悟中得之,故語淡而味終不薄」,其高妙之處來自內心的修為……
伴隨路易十四一生的最大藝術事業,則非凡爾賽宮莫屬。這座集結王權意識與當代的藝術精英共同打造的華麗花園宮殿,立即成為歐洲其它王室競相效仿的王宮範本。
古代中國人於過年時,最看重的是祭祀。上到歷朝歷代的天子,下到家家户户的老百姓,都會在新年這天祭天、祭祖。每到祭祀一定會用到跪拜禮,紀錄周朝制度的《周禮》中,早就對磕頭行禮做了明確的規定。
在動盪不安的年代,在饑饉貧困、病痛折磨和不被認同的辛酸中,米勒竟畫出了曠世傑作《晚禱》。遠處教堂的鐘聲傳來,一對年輕的農家夫婦在田野裡站起來祈禱,感謝上蒼賜給他們食物,保佑他們平安地度過了一天。挖出的馬鈴薯放在籃子和小推車上的麻袋裡。農夫脫帽,少婦合十,完全沉浸在禱告中,那麼虔誠靜穆,那麼純樸祥和……
1837年1月,在法國諾曼底的偏遠小村莊,一個小伙子在鄉間小路上飛奔,還沒進家門就高喊:「奶奶,我拿到獎學金!要去巴黎了!」「哦,弗朗索瓦,感謝上帝!」老祖母擁抱著孫子,親了又親。母親在兒子懷裡落淚:「終於能到巴黎美術學院了,要是你爸爸活到今天,該多高興啊!」
遠方,一個陌生而神秘的領域,在地平線迎接晨曦,送走月輪,向每一個仰望天空的人,閃耀出誘人的輝光。當走到曾經的目極千里處,心底似乎又有遙遠的懷抱在召喚,像投入石子的湖心暈開層層漣漪,發出深沉的吟唱:歸來吧,歸來吧。
1886年,畫家夏凡內收到了一份重大的工作合同——裝飾索邦大學(la Sorbonne)的半圓劇場大講堂上方的壁畫。這項工作雖然榮耀(索邦大學歷史悠久,堪稱法國第一學府),但挑戰也不小,因為弧形壁面長度超過二十五公尺。這樣長的水平畫面上不容易想像出一個和諧諧和的構圖。
得道真人張三丰,仙風道骨,神功蓋世,數百年來被後人景仰。而他的真實經歷,遠比武俠作品的虛構更加傳奇和精彩。
笏,即笏板,又稱為手板、手版,是古代大臣上朝面見天子時所執的狹長形板子,如《廣韻》上記載︰「笏,一名手版,品官所執。」文武大官品第不同,所持笏板的材質也不同。按品第高低,可用玉、象牙或竹製成,故有玉笏、象笏等。
這段記載出自日本古史《聖德太子傳歷》,聖德太子攝政後,一直勤心庶政和佛學,並未到過中國。而使臣根據太子的叮囑,順利地找到了那卷經書。因此,後世認為,陳朝慧思禪師遷化後,托生為日本太子,為的就是興隆佛法。這一說法,也被大唐高僧鑒真所肯定。
安息國太子不遠萬里,長途跋涉來到中土,翻譯佛經之際,也尋找前世的宿怨,瞭解彼此的恩怨,正應了中土的一句話:「冤家宜解不宜結」。
大唐高僧玄奘西遊天竺,一路遊學前後歷時17年。在他東歸大唐時,已經精準地掌握天竺五國語言。當時他的外語能力,看梵語如同看漢語一樣,毫無阻礙與違和。唐僧取回600多部佛經,為了盡快翻譯出這些經典,唐太宗特別選派有外語能力、精通佛典的高級人才,無論僧俗、官民,全力協助唐僧。
他有一首偈語:「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正是他雲遊天下,廣結善緣的真實寫照。
一片遼闊的農莊草坡上,一個年輕女子斜倚在地,她細弱的手臂支撐著身子,揚起頭凝望著遠方的農舍。這是美國畫家魏斯呈現給觀眾的一個詩意中又帶著些許不安的作品。
1785年,羅浮宮沙龍展開幕了,瑞典畫家維特穆勒焦慮中等待著。他繪製的一幅巨大的肖像畫,將會被展示在一個尊貴的重要位置;因為他畫的不是別人,正是當時的王后—瑪麗‧安托奈特!
一行禪師奉命編撰新曆,推出《大衍曆》,奉命製造新的儀器,用以觀測日、月的位置和運動情況。一行發現恆星位置移動的現象,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恆星自行的觀點提早了近千年。
這個被顛倒的渾天儀,在當時英國思想家湯瑪斯.摩爾的理論中則象徵著一個想像中的烏托邦;進而引申出另一層意思,即「 顛倒事物以革新思想」。有時逆向操作或反向思考,說不定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呢?
鑒真從天寶二年開始準備東渡,前後歷時12年,及五次挫敗,方遂本願抵達日本,為弘法濟世,不惜身命,慈悲濟物,所度眾多。(《扶桑略記》卷第七至卷十九拔萃)
命運是上天的旨意,人算不如天算。即便是所向披靡的英雄阿基里斯,最後還是被識破「罩門」,遭特洛伊王子帕裡斯(Paris)射中腳踝而命喪特洛伊城外。西方諺語「阿基里斯的腳踝」,意指一個人再如何的神勇,也有致命的弱點,其典故便來源於此。
大唐太宗皇帝親撰《三藏聖教序》後,召見玄奘法師於慶福殿,由百官陪同,太宗命弘文館學士上官儀對群臣宣讀《三藏聖教序》。貞觀二十年六月,太宗皇帝制《述聖記》以及《菩薩藏經後序》。
十八世紀畫肖像家吉伯特.史都華的作品,《滑冰者(威廉. 葛蘭德肖像)》是英國繪畫史上第一幅運動中的肖像畫,而且還是個滑冰者!這個創舉可說大獲成功。
貞觀十九年春,太宗皇帝頒發詔書,敕命玄奘住持弘福寺翻譯佛經,召集博學之士,共同完成大業,使佛法之雲再度蔭庇天下,使其智慧之日重新綻放光明。
玄奘常常緬懷佛陀住世時的神跡,為此翹首企盼有朝一日能親臨西域瞻仰鹿野聖苑。同時,精通經律論的玄奘也發現很多佛經翻譯存在錯誤,為辯真偽洞悉原意,立志西遊廣求佛經真本,以便日後翻譯出較為完善的佛經。
共有約 246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