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環保
華北地區連日空氣污染程度「爆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被大霧及灰霾籠罩,主要污染物均為微細懸浮粒子(空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亦稱PM2.5)。霧霾天氣令陸空交通大受影響,京廣高鐵一列動車上週四(10日)晚發生故障,車頂冒火,千餘旅客滯留,鐵路部門歸咎惡劣天氣,專家相信事故起因是霧霾引發「霧閃」。
山西晉東南某工廠把大量有害化學品洩入濁漳河,影響本省以及下游的河南、河北沿河流域居民飲用水安全。山西五天後才通知有關鄰省,4名「責任人」遭撤職。但山西地方當局處理災害事故的方式引起輿論關注,這次災害造成的影響,仍然餘波蕩漾。
(大紀元記者袁剛報導)湖北省鍾祥市磷礦鎮劉沖村的村民因建在該村的鍾祥大生化工廠的污染問題持續進京上訪,今年11月,2位抗議村民魏開祖、余定海被當局以莫須有的罪名「敲詐勒索罪」逮捕。據悉,警方交給其家屬的傳喚證、逮捕通知書、拘留證都沒有落款日期,沒有辦案人員簽字。現在2人的妻子仍然遭到大生化工廠有關人員的威脅、恐嚇,有家不能回。該村村民正通過各種渠道呼籲社會關...
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數據,自2000年至2011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垃圾廢品交易額從最初的7.4億美元飆升到115.4億美元,2011年占中國從美國進口貿易總額的11.1%,僅次於農作物、電腦和電子產品、化學品和運輸設備。
近日,綠色和平組織公佈了一份調查報告,報告稱位於浙江省紹興縣的濱海工業區和杭州市的蕭山臨江工業園區的集中污水處理廠排放的污水中含多種具有生殖毒性和致癌性的有毒有害物質財。報告更指,讓人吃驚的是,兩個污水處理廠的處理量都在數十萬噸級,通過排污管日夜不停地向錢塘江排放污水。
長期以來,公眾對室內空氣污染的意識欠缺,對它沒有明確的概念,使得這種污染一直作為「隱形殺手」潛伏在室內。有統計資料顯示,大約68%的人體疾病與居室污染有關,而且室內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現多樣化。
(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台北報導)中華民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從15到20日和美國環保署在台灣合辦「2012國際廢電子電器暨廢資訊物品回收管理研習會」,共有亞太地區、中南美洲及非洲等18個國家資源回收相關領域官員及學者專家參加。環保署資源回收基管會組長曹芝寧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希望藉由分享「台灣資源回收奇蹟」,將台灣經驗推廣至世界各國,避免廢棄物在國際間造成土壤、水源...
9月1日晨,北京什剎海前海水面上出現了一片翻了白的死魚。這些魚個頭不小,長著長長的「鬍子」,但又不像是鯉魚。附近居民稱,這是鯰魚,前一天早上,有人在此放生了上千斤這種魚。
(大紀元記者古清兒綜合報導)因在水庫上游非法開採稀土,造成廣東汕尾陸豐市大安鎮附近十幾個村子的水源受到嚴重污染。當地村民曾多次上訪堵路抗議未果,8月21日,數百村民到市政府門口請願抗議,當局派出大批警察在現場戒備。
(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綜合報導)中華民國環保署22日舉行25週年署慶,歷任環保署長簡又新、趙少康、陳龍吉、張隆盛、蔡勳雄、郝龍斌、張祖恩、蔡丁貴、陳重信及多位貴賓和現任署長沈世宏出席活動。沈世宏表示,環保署25年來,致力於改善空氣品質,並且在垃圾處理方面,台灣從過去常發生垃圾大戰的國家,搖身一變成為各國取經的對象,這些環境改善的成果,都是許多長期在各領域致力耕...
(BBC)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週二發佈報告稱,中國大規模開發煤電基地將進一步加劇缺水的危機。
150噸聚丙烯膠粒倒入香港海域,引發海洋生態災難,令全城震驚。但港府沒有主動通報事件,製造商中石化也一直迴避賠償問題。有政黨昨日到中石化香港總部抗議,要求中石化負責,向公眾致歉及賠償;環保團體則要求港府向中石化追討最少2億元清理費用。署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則聯同多個政府部門,交代跟進事宜。她表示膠粒無毒,至今已經清理接近一半,各政府部門亦會加強監察。
7月28日的江蘇啟東民眾的大規模反污染抗議示威活動再次引起世界媒體的關注,90後打頭陣的抗議群體被外媒體稱之為「綠色異見人士」。近日,外媒法廣以《中國綠色異見人士揭午而起》為題報導了當今大陸民眾反工業污染意識的加強,維護自身賴以生活的生存環境。
有環保團體檢測國內5個城市11個家庭的家居灰塵,發現所有灰塵樣本均含有塑化劑及環境激素類有毒化學物,呼籲消費者小心選擇家居用品,並要求中國政府立即加強監管有毒化學物,為公眾創造一個「無毒」的未來。
(大紀元記者洪寧綜合報導)在中國稀土界素有「南贛州、北包頭」之說。稀土業私采亂挖、浪費資源、走私等現象也日趨猖獗,並由此引發巨大環境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有北方稀土龍頭之稱的包頭稀土,其環保一直存在問題。7月20日,法國《世界報》發表特派記者塞西爾-邦特龍(Cecile Bontron)發自中國內蒙包頭的報導稱,中國大面積的稀土生產,對環境污染、毒害居民、牲畜...
(大紀元記者洪寧報導)7月是海濱城市青島進入海灘旅遊旺季的時節,但由於大量滸苔的光顧,令遊客望而卻步,大為掃興。7月11日到12日,闊別數天的滸苔大軍再次搶佔位於棧橋附近的六浴,藍藍的海面及金燦燦的沙灘變成了「綠草原」。這已是青島第6年上演人藻大戰,僅12日就清出了近百噸滸苔。
(大紀元記者古清兒報導) 因環境污染問題,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灘鎮有逾百名兒童鉛中毒,引起當地村民恐慌,質疑這跟富灘工業園污染企業有關。近期,上千村民拉橫幅堵路抗議,要求當地政府關停污染企業,遭到警察鎮壓。
四川什邡市爆發民眾示威和警民衝突後,什邡市原來的第一把手地位下降,上級派去新的一把手。有學者表示,有兩個黨委書記,就更難決策。有專欄作家指出,新官上任的首要責任是維穩。有些網民認為這種安排是想兩面討好。
中國大陸媒體今天報導,根據大陸國土資源部統計,大陸耕地面積10%已經受到重金屬汙染,導致大陸每年糧食產量減少100億公斤。
東北黑土區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產區,不過,這塊中國最大糧倉正面臨空前危機,黑土層在過去的50年裡減少了50%,並在繼續變薄,幾百年才形成一釐米的黑土層正以每年近一釐米的速度消失。照此速度,部分黑土層或將在幾十年後消失殆盡,屆時「北大倉」恐成「北大荒」,而且大江南北都可能大鬧糧荒。
據法廣報導,6月11日,法國駐武漢領事館向在武漢的法國人發出公告,告誡僑民避免出門,並且關緊門窗,儘量避免使用空調。這一公告的發佈是因為11日早上,武漢上空被一種神秘黃煙霧籠罩,空氣污染指數直線上升。
《時代週報》6月7日報導稱,參加世衛組織《控煙公約》談判時,國家煙草專賣局的一位官員說:「你們要控煙?我告訴你們,這是在賣國,你們是公務員,工資的1/10都是拿我們的錢!」
中國當局要求外國駐中國使領館停止發佈駐地的空氣污染監測結果,在國際媒體間造成逗樂效應。這種逗樂效應在繼續擴散。
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的前一天,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中共喉舌發表署名文章稱:「中國不可能用停止發展的辦法來解決環境問題」。而在此前,中國總理溫家寶曾發表演說「中國絕不靠犧牲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來換取經濟增長」。分析認為,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叫板溫家寶。
十幾名北京客6月1日來到河北省興隆縣苗耳洞村,將數千條蛇放生野外,結果成了苗耳洞村的災難,群蛇橫行還爬進村民家裡,讓村民恐慌不已,直到昨天上午,數十村民在打蛇,這已是該村村民打蛇行動的第三天,全村能出動的男勞力已全部上陣在村外的水溝、山坡、柴草垛等「撥草尋蛇」。
就在中國渤海灣蓬萊油田溢油事件發生一週年之際,4日,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表示,該公司接蓬萊19-3油田作業者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菲公司」)報告,該油田3日晚在對排液洩壓產生的原油進行外輸作業時,發生原油洩漏事件。預計入海原油最大估算為0.6噸。這是繼去年蓬萊油田溢油事件以來,同一個油田再次發生溢油事故。
(大紀元記者洪寧報導)時值2012年6月5日,地球村迎來第41個世界環境日。在影響地球環境諸多因素中,水污染一直是個沉重的話題。世界衛生組織主席布倫特蘭女士曾經說:「乾淨的飲用水和恰當的衛生條件是最基本的人權。」而在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國家之一的中國,每年頻發的水污染事件,已導致從城市到農村百姓飲水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海南省海口市的養殖魚塘污染嚴重,七口魚塘就呈現出五種不同顏色水質,好似一個「五彩池」,水面還漂浮著許多垃圾,散發陣陣惡臭,而這些水產卻已流入市面多時,包括許多觀光餐廳。
近日,有網站發表了曝光「三友化工污染嚴重」的報導。該「污染門」困擾著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報導稱,三友化工向渤海灣排放了強鹼性污水,導致周邊海域變成了 「無魚生存的死海」、「危及渤海生態」。
近日,《亞特蘭大月刊》刊登了中國特派員法羅斯(James Fallows)的題為《我如何在中國活下來》的文章,文中描述了他自己在上海及北京的經歷。
共有約 2271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百億國企造假,虛增收入超42億」……中國「國企造假」風波擴大。專家表示,國企大規模的財務造假會引發金融市場系統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