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雜誌選登
心靜則神凝,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形全則魂魄歸矣!他聽了後,似懂非懂地陷入了沉思……
他們認為他們的診斷是正確的,只是西醫治不好這個病,就將我轉到你這兒來了……西醫把他轉到我這兒來時寄來一大包有關他的資料,因為太忙,還沒有時間去看,他就到我的診所來了。
有位素未謀面的病人,給我寫了一封長長的信。下面是他描述的自己的一些症狀以及我對他病情的分析。
有一位十一歲的男孩不明原因的出現了四肢抽搐強直、腳弓反張間歇性發作的毛病,家長以為孩子神經出了毛病,在神經精神科已經住院三個多月了,做了多種檢查,沒有發現哪方面的神經有問題。為了排除神經營養不良引起的病變,也給予了營養神經的藥物治療,但病情一直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後來醫生們高度懷疑這個孩子患的是癔症。
奎德蘭太太今年已是八十八歲高壽,身患多種疾病,還中風過兩次,但功能已基本恢復。一年前又患上了頸肩疼痛的毛病,轉頭困難,服用止痛片也不好使,因此她的獨生女兒帶她到我這兒來做針灸。
無論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只要是感冒,它的病因就是,有因為傷於風的、有傷於寒的、有傷於暑的、有傷於溼的、有傷於火的、有傷於燥的,它們都被統稱為外感。
芳香療法在西方運用於安寧療護行之有年,有些芳香療法師還把它作為一種社會服務,專為癌症患者服務。在台灣,目前較多應用在休閒美容上。
瑞是由西醫轉來治她的柏金森症的。柏金森症在中醫叫震顫麻痺。瑞這個病有近三年的歷史了,她雙手都顫抖,右手比左手抖得更厲害一些。她吃飯時,常常因顫抖得厲害,飯還沒送到嘴邊就掉在地上。她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雖有一些長進,但症狀仍是好了幾天又復發了。
克芙羅潤在十五個月前自然分娩後,即出現了尿頻尿急症狀,白天每十五至二十分鐘就要小便一次,排尿後仍有尿意,夜間小便四至五次,西醫一直給予抗生素治療無效。近日尿檢時未發現任何問題,所以醫生認為她是精神緊張引起的尿頻,給她服用抗抑鬱的藥物鬆懈膀胱,但仍然無效,不過這個西醫很開明,最後建議她看看針灸醫生,這就是她來看我的原因。
這場激烈的口舌之戰,是從麵包應該切得厚還是薄開始的。從這兒一直到信仰、生活方式的不同,觀念的不一致,繼而互相攻擊、揭短,粗話也用上了,丹娜和斯蒂夫這對夫妻越吵越凶,雙方都氣得臉色發青。丹娜將懷中六個月的女兒往丈夫手裏一扔,就上樓去了。不到十分鐘,聽到孩子的哭聲,丹娜下樓來,才發現先生已經喘不過氣來了。
郭娜(Golnar)是在英國劍橋讀研究生的伊朗女孩,看起來美麗又高貴,應該是來自不錯的家庭。她對自己的身體極為關注,不放過一點小小的毛病。幾個月前她剛來看我的時候,自訴患有多種毛病,如:抑鬱、乏力、腰痛、眼睛乾澀、大便乾燥、小便淋漓不盡、白帶過多、子宮肌瘤等。經過一段時間的針灸及中藥治療後,現在除了子宮肌瘤未作檢查外,其他症狀都基本消失。
美國當地時間今年六月二十五日下午,一代歌王麥可.傑克遜(Michael Jackson)因心臟停止跳動在洛杉磯逝世,享年五十歲。這個消息震憾了全世界。有人對麥可的死因存疑,認為有他殺的可能。
上一世紀八十年代,筆者曾經用純屬中醫內科的同一常用方劑治癒過兩個病人,其疾病分別屬於眼科和痔瘡科。這兩個病例的成功,使筆者對中醫越來越細的分科治療的合理性有過認真的思考,對中醫理論的深刻內涵和它涵蓋的現象的寬度有了更多的實感。
莫尼卡是因為腰痛來就診的。她的腰疼了有兩年多了,最開始是發生於分娩後。分娩時她做了側切術,為止痛,醫生給她做了硬膜外麻醉,以阻斷痛覺的傳導。從那以後,她就落下了腰痛的毛病,時好時壞,時輕時重。好的時候,腰部發緊發沉,但不影響活動。壞的時候,不能彎腰,甚至於大腿都跟著痛,坐臥不安的。
新流感來勢洶洶,群聚感染,社區感染,加上病毒不斷產生變異,疫苖防疫功能失效,面對流感新形勢,疫苖的研發生產緩不濟急,於此之際,人們應如何自保?
阿寶是一個非常老實的年輕人,接近中午病患人潮漸少的時候,他逕自走入診察室。當我發現時,他已坐下雙手平放膝上,看著我。雙拳指間破皮且滲出些許血跡,當時在我腦海浮現的影像是:他與人打架。
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老人問題的探討日漸受到重視。「老人痴呆症」是其中之一。此種病變發生在腦內,由於腦細胞的萎縮,顯現身心知能明顯退化現象。老人變得恍惚、記憶減退、多疑不安、情緒化、說話冗長、反覆、判斷獨斷、行動遲鈍等症狀。當這種情況嚴重時,往往困擾家人,老人陷入痛苦無助與人溝通困難的深淵中。
患者叫美雲,三十歲女性。兩個月前車禍,騎機車不慎擦撞大卡車,送醫後只發現體表撕裂傷,X光檢查醫院並沒有提出任何異常報告。
有位七十二歲的女病人,患有奇特的火燒舌症狀,主訴舌頭如火灼一般,無時無刻,令她無法忍受。她只能經常以冰塊涼水來暫時麻木舌頭的感覺。她曾就診西醫數年,服用任何西藥也無法解除症狀。
《黃帝內經》主要內容,有分明的幾個層次。
舉凡望氣色之診、切脈之診,天氣陰陽變化,草木的性味等都在這本《內經》典籍中詳盡的理出了一定的方向和大綱。
小兒變蒸學說是西晉時期的大醫家王叔和首先提出來的。所謂變蒸,是指小兒出生後三十二日為一變,六十四日為一蒸,再加三大蒸,共五百七十六日變蒸完畢。變蒸時期的主要表現是身體發熱,此外還有性情煩躁、食慾減退等症狀,但發熱的時候,小兒的耳朵和尾骨處卻是涼的,父母可以此鑒別小兒是病理性發熱還是變蒸發熱。
《黃帝內經》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這就是最早的天人相應思想。它的意思是說:在正常情況下,人與自然、宇宙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聯繫以及和諧統一的關係。《黃帝內經》還說:「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簡而言之,自然界中的一切在人體中都有與之相對應的情況。《黃帝內經》是中醫經典著作,也是一本道家的修煉...
葉天士出生於一六六七年,享年七十九歲,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醫學家之一,他創立的溫病學說,在幾年前的SARS大流行中,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因為他把瘟疫等流行病與其他疾病明確區分開來,使人們對於瘟疫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從而更容易找到好的方法來攻克它。
隔著腹部,在誤抓母親腸胃的胎兒之虎口扎針,胎兒的手感覺痛了,手一縮,就生下來了。
食粥在中國有數千年的歷史。粥,俗稱稀飯,古時也有稱為「糜」的。《周書》有「黃帝始烹穀為粥」之說,算是最早的歷史記載了。古時凡粳、粟、粱、黍、麥等皆可為粥,現今一般均以粳米、粟米(小米)、糯米熬粥。
《醫山夜話》收錄了近四十個真實的中醫醫案,向人們展示中醫和西醫的區別,展示中醫的神奇、身心的關係、有形無形的關係,更有宿世因果等等。病人大多數是在西醫束手無策之下去看中醫的,從冷酷的律師、對人感到驚恐的體育老師,到精明幹練的癌症患者,在與醫師的談話中,透露了他們的世界觀與個性。
把正常的生長發育現象,當成疾病來治療,使小兒的生長發育受阻,免疫機制無法完善建立,還會埋下將來得病的禍根。
可是黃帝又再提問,「今之世,不必已,何也?」意思是,現在的人生了病,就算是喝了湯液醪醴,但是病情怎麼不會見好呢?
「中午堂姐結婚,所有家族的人都回來,聚在一塊,大夥開心的喝著酒、唱著歌,結果我爸爸喝醉了,竟然大哭起來。」護士小花打電話給我。
共有約 216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