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九合一選舉
台灣台南市長當選人黃偉哲12月4日在安平區服務處接下中選會的當選證書,他說,老百姓已看膩、聽膩藍綠互相指責,也不會同意先政治後經濟,只有放下心中藍綠,縣市才能共同合作。
針對中共對台灣的威脅,前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楊甦棣12月2日表示,台灣必須非常警惕,關注自身的民主及國防防衛。美國也會是台灣強有力的後盾,不會容忍中國(中共)企圖霸凌或威脅台灣。
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日前接受美媒MSNBC專訪,談到兩岸關係時表示,面對中共對台各方面的威脅,美國強力支持台灣;吳釗燮在接受外媒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專訪時表示,「我們看到川普政府對台灣釋出的友好」。
中華民國台中市長林佳龍12月1日出席「總統與縣市幹部選後座談會」時說,敗選的責任在候選人,他深自檢討沉潛,這次選輸還大敗,過去在選舉中去觀察民意的指標及經驗都失靈。
中華民國行政院長賴清德11月30日表示,從這次選舉結果可以看出,政府對基層民眾生活照顧不足,應檢討改進並要藏富於民。
中華民國駐美代表高碩泰11月30日表示,在九合一選舉完成後,期待未來台美關係能有更多發展空間。在台灣關係法將屆滿40週年之際,盼見台美關係能達到升級版。
中華民國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訪美表示,這次台灣九合一選舉是地方首長及議員等選舉,不涉中央事務,對於選舉結果的解讀是「沒有是否親中(共)的問題」。
台灣學者顏建發11月30日分析,九合一選後,北京加強與藍營執政的地方互動,勢必引起美方警戒,美方會加強對台關係。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11月30日接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訪問團」,表示期待台美間持續密切合作。針對台灣九合一選舉落幕,她說,人民沒有在兩岸政策議題上做出選擇或重大改變,政府維持現狀政策仍不變。
台灣九合一大選落幕,香港評論員練乙錚投書《紐約時報》表示,民進黨敗選顯示,北京利用台灣社會開放的弱點,對台灣影響愈來愈深,台灣若倒下,下一個可能就輪到香港。
法國世界報針對台灣的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結果,訪問熟悉兩岸議題的學者高格孚。高格孚認為,不能輕易把選舉結果解讀為台灣人支持與中國拉近關係。
美國聯邦眾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約霍11月27日表示,他關切有關北京企圖干預台灣地方選舉的指控,呼籲美國應全面落實《台灣旅行法》,盡快派部長級官員訪台。
儘管此次台灣選舉看似國民黨與民進黨的交戰對決,但實際上幕後還有中共勢力在海峽對岸進行遠程介入。而這次選舉的角力結果,不但影響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的選情,也牽動未來美、中、台三方關係的趨勢走向。就選舉結果來研判,未來美、中、台關係或許將出現七項趨勢與影響:
台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挫敗,落選的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與總統蔡英文,今天(11月27日)在高雄參加後援會會長座談,檢討聚焦在年改、公投和一例一休等議題,有人也希望陳其邁4年後再戰。
台灣九合一選舉落幕,境外勢力介入選舉、言論自由等議題仍受關注。國安局長彭勝竹11月26日在立院備詢強調,「中共就是我們的敵對勢力」,政府會強化與宣導,讓民眾瞭解中共的敵對勢力。
不過,孫中山希冀的「中華民國」應是涵蓋中國大陸的,此「民國」與中共打造的所謂「人民共和國」完全是兩碼事。既然「民國」尚未在大陸成功,那不妨借用孫中山之語:同胞行哉勉之!終有一天,大陸也將成為「為民所有、為民所治、為民所享」的民國。
九合一大選體現台灣民主制度,吸引國際間許多觀選團前來考察,反共人士賴建平在台灣選舉裡看見中國民主化的希望,但他也提醒台灣民眾,必須嚴防中共的滲透,不可麻木與掉以輕心,否則台灣的選情、輿情恐遭到中共的控制,偏離民主自由的軌道。
台灣九合一選舉落幕,國民黨大幅翻盤,執政的民進黨慘敗,中國知名旅美作家陳破空表示,這次有很多中國大陸人士訪台觀選,最大的感受是:「中國大陸人可憐啊,連選票都沒見過,而台灣人民有神聖的選票。」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11月26日表示,她跟六都市長當選人都打了電話,向他們致上祝賀之意。「黨派競爭是民主常態,但共謀國民福祉必須是唯一目標,中央與地方,有很多地方需要合作。」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敗選,總統蔡英文已請辭黨主席,一度請辭的行政院長賴清德26日決定留任,而同樣決定請辭的總統府秘書長陳菊,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26日表示,蔡英文25日晚間再次與陳菊懇談、再三慰留後,陳菊決定留任。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敗選,行政院長賴清德、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先後請辭均被慰留。立法院長蘇嘉全26日表示,敗選是非常多事情的累積,現階段還是要以政局為重,相信民進黨會重新贏得民心。
台北市長選舉25日開票結束,代表國民黨參選的丁守中以3,254票些微差距落敗,現任市長柯文哲連任成功。不過丁質疑本次選舉有違公平,向法院聲請重新計票並查封票匭,原訂26日赴法院繳交保證金428萬餘元,但丁考慮驗票曠日費時,決定撤回重新驗票聲請,改提選舉無效之訴。
連任桃園市長的鄭文燦26日仍繼續全市謝票行程,中午回到家鄉八德指玄宮上香,鄭文燦母親鄭邱璧回也到場陪同,鄭母不贊成兒子接黨主席,她希望鄭文燦好好做,把這4年該做的都做完成。被問及民進黨中生代接班議題,鄭文燦說:中生代應承擔較重責任,不過這是屬於全黨的事,要集思廣益!
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11月26日說,總統蔡英文考量國家政局穩定與重大政策持續推動,25日晚上邀集秘書長陳菊懇談,再三慰留,陳菊決定留任,全力襄助蔡總統在擴大社會對話與各項革新工作。
台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立委李俊俋11月25日主張「中生代提早全面接班」;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24日晚間宣布辭黨主席,她25日在臉書留言回應:「我們一起來讓中生代承擔更大的責任。」
中華民國總統府秘書長陳菊為九合一選舉失利,向總統蔡英文請辭。雖然蔡英文極力慰留陳菊,不過,根據親近陳菊人士指出,陳菊11月25日晚上已經請幕僚開始打包辦公室與台北住處,辭意甚堅。
台灣九合一選舉落幕,在議員選舉中藍綠版圖變動,而時代力量在六都的北市、高雄、桃園、台南,以及非六都的新竹、彰化、雲林、基隆、苗栗共16人當選。依中選會資料,時力得票30萬8,371票、得票率2.49%,成為第三大黨。
九合一地方選舉,民進黨於2014年拿下13縣市長席次,2018年只剩6縣市。對於民進黨慘輸的原因,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吳叡人25日指出,總統蔡英文執政兩年,同時進行太多改革,引發反改革勢力反彈,加上青年低薪問題未獲解決,年輕人期待落空,還有中共利用中國網軍製造假新聞、台灣親中媒體協力散播,塑造蔡政府無能氛圍,影響非常大。
107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高雄市議員選舉結果,藍綠席次大挪移,高市議會藍營席次已實質過半,議長寶座將換人做。
中央選舉委員會網站公布最新資訊,台北市議員當選席次,國民黨拿下29席、民進黨19席,加上泛藍席次,議會將呈現「藍大綠小」,推測議長寶座預期仍由國民黨奪下。
共有約 587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當地時間6月1日,歐洲足壇壓軸大戲——歐洲冠軍聯賽(歐冠)決戰在溫布利大球場進行。結果,西甲豪門王家馬德里2:0擊敗德甲勁旅多特蒙德,以9勝4平不敗戰績,奪冠隊史第15個歐冠冠軍,再創歐冠歷史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