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改年的风向气球

石沙先生

标签:

【大纪元2月11日电】中央日报12日专栏评论文章:蛇年中国新年过后,中共即召开了全国县市机构改革会议,朱噷基、胡锦涛和曾庆红都出席了会议。县市机构改革,是中共行政改革的第三步,第一步是国务院精简,第二步是省级机构。前两步,朱噷基说已经完成,现在是进行第三步,完成整个改革的最好时机。

●政治局不敢实施财产报告

笔者在几个月前就提出:中共高层争打“政改牌”的问题,现已逐渐引起舆论之关注。朱噷基、胡锦涛和曾庆红对县市机构改革的重视,绝非偶然。对朱噷基来说,完成行政精简就是完成他就任国务院总理之初立下的军令状。另外,现时他更希望此举可成为他反腐败重要“一鞭”。

胡锦涛和曾庆红都不管具体的经济工作,要衡量政绩不可避免要看“政改”。在他们看来,精简机构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步。

据悉,胡曾两人都强调反腐败要从政治体制上下功夫。在今年,中共将实行“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报告制度”,首先从省部级现职领导实行。为什么不从政治局做起?北京人说,目前政治局里本人问题不大,但他们的子女就难说,不用说李鹏和江泽民从商的子女,就算朱噷基再清廉,其子女也有难言之处,况且他们不想所有私隐曝光。但是,胡锦涛和曾庆红就不一样,他们要搞“阳光”制度,就预备好带头。不排除两人率先公开财产,以捞“政治资本”。

另外,胡曾领导的体制改革小组还准备从今年起推行三项制度改革:

一、收紧行政审批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使官员的行政权力缩小和受到制约和监管。二、推进财政制度改革,强化资金管理。在今年起先在中共和省一级部分试行部门预算,将部门所有收支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严禁设立账外帐,取消“小金库”。

●落实反腐败亟需民主监督

三、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民主化、透明化和竞争的程度。从今年起,党政领导干部选拔都要在规定范围内进行民主推荐,多数人反对的不能任用,厅以上干部要实行任前公示制度。

对胡曾推行的这些改革,虽然主要矛头是针对反腐败,但已属政治改革范畴,超过了朱噷基的机构精简。但是,非常清楚的是,这仍属中共体制内改革范畴。北京许多学者都公开表示,中共要有效反腐败,最有力的武器是民主监督,要允许中共体制外的力量监督中共、制约中共的权力;而这种民主监督的实行,必然要取消“一党专政”;一旦允许这种民主监督,实行过程中也必然导致“多党制”。

但是,中共至今死守“一党制”这个关口,胡曾也绝无冲击“一党制”的意思。无疑,紧跟随邓小平、江泽民的胡曾这样做,一点也不会令人奇怪,然而值得留意的是,中共党外的政治改革派也都以“体制内改革”的面目出现。

王力雄是“党祸”一书的作者,不久前他在“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发表了“以逐层递选实现中国的平顺转型”。

王力雄提出了“逐层递选制”的概念:由逐层递选构成社会的公权力,其各级当权者由其直接下级选举产生。按他的设想,在农村,村民选举各自的村民组长,村民组长们选举本村的村委会主任,村委会主任们一起选举乡长。以此类推,乡长们一起选县长,县长们选出地区市市长。在城市,也是逐级选出当权者。最后,乡村和城市的同级市长一起选省长,全国的省长再一起选国家元首。

●逐层递选过渡专制到民主

王力雄认为,这种逐层递选制,是从目前的专制社会过渡到民主社会的最平稳的方法。他说,历史上民主与专制已被置于固定的敌对格局,形成你死我活的关系,因为专制权力不能容忍敌人胜利自己毁灭的结局,期望专制者自觉进行民主改革的可能性就变得非常小。但是,逐层递选制跳出了专制与民主敌对的格局,因此得到的容忍性相对会大,以逐层选举的权力在旧体制内部生长,并不与旧权力对抗,反而自觉配合既有秩序,得到专制权力默认的可能性就大。而且,这一过程始终是和平的,不需要推翻旧权力体系,只是将其“和平地架空”,因而转型也是和平的,顺畅的。

目前,中共已经开始民主选村委会主任,然乡以上还是中共任命。不过,这种民主选举有向上推进之趋势。王力雄的构想应该说来自中共。

很明显,他不想通过以“多党政治”的途径来结束“一党专政”,就是不要求中共开放党禁,然后在野党壮大,再取得执政地位这种“台湾模式”来推行民主。对于“台湾模式”,中共的理论家就说过:“开放党禁,自己放出和培养自己的掘墓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傻事”。

所以,王力雄的构想可以在中共的刊物发表,相信也有某些元素为中共吸收,在基层政权中推行。但是,到了高层权力就难办,因为他的模式未解决中共党权与政权的关系问题,而且其最后要“和平架空”中共,恐怕在胡锦涛、曾庆红这一代还行不通。

●学者献策改革是条不归路

大陆目前众多的体制内改革声音中,任石寐先生建立“政治特区”的倡议,也引人注意。他认为,大陆面临政治改革严重滞后经济改革的危机,要释放这种危机的最好办法是,仿照香港模式在海南或东北设立“政治特区”,以此实现中国政治改革的“软着陆”。

他的文章没有具体提出在“政治特区”试什么,例如是全民选省长,还是可以全民监督省长;只是要求按照邓小平“大胆地试”的思想去试行政治改革。总的来说,就是呼吁在中共体制内加快政改步伐。

北京大学教授徐湘林在“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一文中,全面论述了中共渐进改革的基础、条件、经验和今后的趋势,认为大陆继续渐进改革要成功,须以有利中共领导地位为条件。

无疑,在中共管制新闻和学术的条件下,有危及中共地位的言论都难以发表。但也曾看到,鼓吹“体制内改革”带有浓厚的策略意味。如同市场经济改革一旦启动就无法逆转一样,北京的改革派相信政治民主改革一旦启动亦是一条不归路。他们相信,目前最重要的是,政治启动,不必介怀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事实,赵紫阳和他的智囊也还是体制内的改革派。现时,北京已有人说今年是“政改年”,发展动向值得关注。

(作者为香港专栏作家)

 


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印尼行政改革部长突然提出辞职
阮铭(胡耀邦智囊):《六四真相》显示党内对江泽民政改步调不满
港报吁中共面对“六四”真相汲取历史教训
天安门文件问世 期以国际力量促使中共政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