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话竟招两次晋职无缘 甘肃一副教授欲讨说法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17日讯】 4月26日,在甘肃行政学院教授推评会上,条件硬足的副教授郗永勤再次落选。郗老师神情沮丧:“这都缘于几年前说了一句实话。”不久,他投诉甘肃省纪委,西部大开发,人才、知识、人情、关系面前,到底哪个最重要?

  郗永勤,199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是甘肃行政学院惟一“科班出身”的硕士研究生。近年来,他一直是学科带头人,负责学院经济管理部,连续几年考核成绩优良,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及优秀教师称号。同时,相关科研项目屡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1997年发生在学院里的一件电脑“风波”,打破了他的平静生活,从此疲于奔命地应付各种“复杂”关系。

  郗老师说,这件事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只是随后的“关系”太复杂了。

  1997年9月29日,甘肃行政学院从当地购进40多台电脑。没几天,院内议论纷纷,说这批合同价为47万余元的电脑,不仅是三无产品,而且购进价要比当时市场公开报价高出10多万元。一场沸沸扬扬的“风波”由此而起。

  11月19日,学院组成计算机专家小组对电脑进行验收。郗永勤长期从事计算机技术工作,被院领导指定为惟一代表学院的验收专家,协同另外两位院外专家参与验收。验收结果表明,这批电脑不但存在质量、价格问题,而且连机体上提供的电话号码等都是假的。郗老师如实地向院领导作了汇报。郗老师说,他没想到的是,院领导不但不设法挽回损失,反而以稳定职工情绪为由,要求他向全院师生“解释解释”。一名副院长还告诉他,你是我院惟一的硕士研究生,将来前途远大,你要知道,咱们宁肯多花几十万元,也不能把职工队伍搞乱了。

  郗老师说:“在这关键时刻,我认为问题严重,便当即拒绝。虽然,我的举动赢得众多教职工肯定,但也得罪了相关的领导。”

  据了解,就在查验期间,与电脑有关的北京、兰州某公司悄然消逝,而索账者却仍然频频出现于校园。

  1998年3月,甘肃省纪委、省人事厅纪检组根据群众举报,指示甘肃行政学院纪委对此事进行查处。1999年1月,院纪委通报查处情况,再次证实专家验收小组验收结果属实。通报说,40台电脑确属三无产品,双方签订的合同总报价,比当时的同型同号或同类设备的社会市场公开平均报价高出了12万余元,后经反复协商,公司作出让步,学院挽回损失7.2万余元。

  事情并非由此简单收场。郗老师由此也陷入更加难堪的处境。

  2000年5月29日,离甘肃省高评会召开还有一个多月。郗永勤、史国诊两位副教授正常竞逐该学院惟一的教授限额。当天,院考评会投票揭晓,郗得5票排第一。但不久,行政学院上报的两个推荐人都被打回来了。当年教授限额空缺,在校内外起引起更多议论。

  2001年4月26日,郗、史两位老师再上考评会。今年行政学院增加了一个教授限额,两位候选人基本不存在竞逐。然而,院领导还是先让人事科长将去年考评会后出现的不愉快情况等进行了总结说明,认为这件事给学院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之后投票,郗排名滞后,拒不推荐。

  5月10日,为证实投诉,记者采访了甘肃行政学院院长王增祥。王院长告诉记者,电脑的事早已有了结果。评职称的事与电脑根本扯不上边,郗永勤在查验电脑工作中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他提供的信息在结论中是起了作用的。去年推荐时,是因为郗的英语成绩还没有下来,就把他排在了后面。而今年,考评会上他的票数没过半,再加上他的政治品质不合格,院务会上研究时意见不统一,就把他搁下了。

  当记者问郗的政治品质有什么不合格时,王院长说,他到处找人反映学院情况,学院去年让他搅着乱了半年。

  随后,记者赶到甘肃省人事厅职称处采访。孔处长告诉记者,去年,行政学院在只有一个限额,却同时报来了两个推荐人,这是不符合推报程序的。为此,我们打了回去,让他们重报,他们的答复是一个都不报了。

  针对缺少英语成绩还能否推荐这个问题,孔处长说,只要在7月初召开的高评会前能得到合格成绩通知,就完全有理由申报上会。去年像郗老师这样的人有40多个,他们的成绩都是6月份才查到的,并且郗的成绩也很优秀,考了95分,但人事厅再没见到学校的推荐。

  当记者提到行政学院考评会的意见被院务会否决时,职称处的一负责人指出,行政学院考评会这个叫法本身就是错误的。甘肃只有一个高评会,任何高校都只是考核小组,小组直接向省高评会推荐,院务会明显是多余的行政干预。因为,考核小组主要就是由该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和专业技术人员等构成。并且,考核小组推荐时,只要审查符合,就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或以定量计分分值排名,向评委会推荐,根本不存在票数是否过半的说法。

  郗老师得知自己被扣上“政治品质不合格”的帽子时,感到很恼火。他说,我如实地向纪委反映了真实情况,有何过错?何况还是实名制,是我亲自呈上去的。

  郗老师说,他现在不知该怎么办,甘肃省内外几家较有名气的院校都向他发出邀请,都能给他解决相应的待遇。他说,他是有机会向外发展的,但他考虑更多的是,西部大开发,小地方也有很多的事要做,他更愿做一些扎扎实实的事……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陈水扁晤独派直言不能说真话 (3/19/2001)    
  • 现代水浒传:中国官员从上到下都说谎 (3/15/2001)    
  • “三讲”与“以德治国” (3/3/2001)    
  • 说好话比说真话容易吗?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2/18/2001)    
  • “中原第一大律师”冤案大披露: 酷刑生不如死 (1/22/2001)    
  • 真话不值钱? (1/20/2001)    
  • 海外学友给清华大学校领导及全校师生的信 (1/16/2001)    
  • 媒体要讲真话 (12/31/2000)    
  • 渴望真话:刘少奇面对一张要打倒他的标语 (12/30/2000)    
  • 无权者的权力和反政治的政治 (12/18/2000)    
  • 中国官场怪现象:说真话者被免职 (11/16/2000)    
  • “假大空”蔚然成风 福建省长习近平要求干部说真话 (11/4/2000)
  • 相关新闻
    海外学友给清华大学校领导及全校师生的信
    真话不值钱?
    “中原第一大律师”冤案大披露: 酷刑生不如死
    “三讲”与“以德治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