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进取,迈向成功的广告才子

朱孝贞
font print 人气: 70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月28日讯】一个惹人爱的健康小男娃儿在1962年诞生了,父母喜获麟儿心中万分高兴。幸福快乐的日子飞梭而逝,八个月后却被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实击碎了美梦。原本健康的小宝宝却得了无药可医的小儿麻痹症,此一噩耗突如其来犹如晴天霹雳。

孩子的父母有着两极的反应,父亲抱着秩弱的孩子失望伤心的痛哭了一百天。相反的,勇于面对问题与困境的母亲,却表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反应。勇敢的母亲抱着希望,背着得病的儿子四处寻访名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残酷的事实未曾改变。坚强的母亲知道孩子这辈子无法正常行走了,就开始思考该如何让孩子走这段人生道路?

母亲教育着孩子,你一定要学得一技之长,修手表或刻印章等等。不只如此,还安排朋友的女儿照顾他一辈子,条件是给对方一大笔钱。这位妈妈心目中需要别人照顾的孩子,就是后来成为广告界鼎鼎有名的企划高手范可钦,他是因为父母的溺爱与呵护,才有此成就的吗?

长大后的范可钦并没接受这桩母亲刻意安排的婚事。范可钦是因为在童年时经由一连串苦其心智、劳其筋骨的痛苦磨练,造就了他的忍耐力而成就他在广告界的实力。他到底经历些什么磨练?让我们来听听这位广告才子在台湾大学举行之“生命之爱名人讲座”中精彩的演讲。

生长在没优势的恶劣环境里

母亲本来是花莲某家的养女,被卖去他处当童养媳,受到家暴折磨的母亲于是脱离了受虐的痛苦深渊。本以为,从中国大陆飘洋过海来台的父亲可以帮她脱离原来生活。当时在语言完全不通情形下结成连理。没想到两年后父亲自军中退役,生存的难题再度考验着母亲。但是妈妈勇敢面对,标了很多的会,本要以会养会在夹缝中生存。没想到事与愿违最后因为现金流没弄清楚无法付清会钱而积欠很多的债务。家中顿时穷到快断炊长达八个月,每天的三餐只能吃清水煮面疙瘩加些白菜与葱花。

这个教训让妈妈认识到要生活就得靠自己劳力去工作赚钱。范可钦五岁时开始接百货公司纸袋的手工回家做,从此每天与浆糊,牛皮纸为伍。早餐就是两碗稀饭,一碗是用饭煮成的浆糊另一碗是裹腹的早餐。因为家中只有范可钦无法自由行走,吃完粥只能留在家里做手工赚钱。7岁时,妈妈又想到开杂货店赚钱的新点子,放学后的范可钦不只做手工还要帮忙看店。就这样,范可钦成了家中最会赚钱的孩子。

但好景不久,读初中时,军公教福利中心的大型卖场要开幕。这对范可钦家的杂货店是场严峻的金融风暴。妈妈再次显现女强人的本领,她认为危机就是转机。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周日到军公教福利中心购买东西的人潮最多。于是妈妈摇身一变,成了卖包子的老板娘。范可钦也就成了做包子的童工,每到星期六晚上十点开始,就要做包子直到第二天清晨四点钟,做好的包子堆的像山一样高。

勇于面对问题培育出超强耐性

每个人都想走一条舒适好走的康庄大道,平平稳稳无风无浪,一帆风顺。但是走路对某些人却只能在梦境中实现,在现实生活中,要能走都是奢侈的幻想,更别提康庄大道。虽然如此,经过童年一次次的艰困生活重担的磨练,练就的耐心,使范可钦碰到事情时,不去躲而是去面对、解决它。范可钦今天可以在讲台上大声的告诉莘莘学子成功经验,他完全归功于母亲从小示范着勇于面对问题的坚强态度,使范可钦踏出社会后可以不靠关系只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不懈而赢得客户与老板的赞赏,日后能在广告业中出人头地。

功成名就后的省悟

在功成名就后范可钦开始省思,人生不是只求获得而不付出,往往付出比获得更幸福更快乐。于是范可钦开始对社会有一份责任感,也觉得在生命旅程中有一份功课要去完成。他自掏腰包拍摄热爱生命的勇士,活出精彩生活的点滴纪录片。只要片子“可以阻止人们走向屋顶边缘,即使只有一个人都值得”。原来范可钦很抗拒坐轮椅,担心自己变成了真正的残障人士,现在完全释怀了,无法改变事实时就接收它吧!

演讲开始前半小时,范可钦就到了会场,让工作人员熟悉如何将他推上讲台与推下讲台。演讲开始时,他以从容态度被推上讲台。谈笑风生的讲诉着自己的人生经历,逗得台下听众时时发出掌声与笑声。这是范可钦分享他成功的经验。@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11月2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林恕晖/台北报导〕五十二岁的杨伟庭曾经是制造业的副总经理,两年前失业,他毅然到建筑工地打杂,甘愿在烈日下工作,今年因老板付不出薪水再度失业,仍乐观面对,撰写短文“开启心门,让光明照亮心田”,深深感动评审,在台北市劳工局短文征选比赛获得金奖。
  • 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又来临了!一提到感恩节,就令人不禁联想到家人、假日购物热潮、足球,以及大吃大喝。感恩节的传统精神──感恩,却似乎逐渐被人们抛在脑后。不过,你知道吗?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常怀感恩的心,可以增进身心健康,在面临困境时,可以产生乐观与活力。
  •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今天表示,民进党南部选情稳定,对宜兰及新竹县选情“乐观、期待”。她认为,影响绿营选前最大变数,是对手贿选及不实的人身攻击战术。
  • 哥本哈根会议是一次空前盛大的国际环保会议,出席者将近五万。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无论是环境部长、非政府组织、记者、或者是环保运动者,刚开始抵达会议中心的时候,都是怀着乐观情绪的。因为这次会议毕竟标致着多年工作的成果。聚集在媒体大厅中的人,还互相开玩笑说:“你能感到历史之手落在你的肩膀上了吗?”
  • 星期一出台的美国二手房销量在去年12月大幅度下滑的消息再次让人们对经济复苏是否能够持续下去感到担忧。不过,新的企业调查发现,美国企业虽然对近期前景心存忧虑,但依然相信2010年经济复苏的进程将会持续下去。
  • 欧美政府近日在银行业监管方面频频出招之际,银行家们可能希望借即将揭幕的达沃斯年会搞好公关。银行业改革料将成为本届年会的一个主题,但经济学者对会议能否产生什么具体结果不甚乐观。
  • 来澳洲几年,除了欣赏当地人的高素质外,更欣赏他们乐观随意的生活态度。不论在街上还是学校,不论任何场合,到处都能看到亲切友善的笑脸。一些上了年纪的澳洲人,别看老态龙钟,如果“疯”起来决不比我们年轻人“矜持”。
  • (中央社台北26日电)电视剧“蜗居”不仅引发中国朝野关注房价高涨现状,更让大陆“80后”年轻人深刻反思。一群誓言要效法流行卡通里小猪“麦兜”勤奋踏实、努力赚钱买房的“麦兜族”正在大陆社会悄然兴起。       “麦兜族”一词源于卡通片“麦兜的故事”中那只可爱平凡、乐观积极、脚踏实地的小猪--麦兜。与当前盛行的“啃老族”恰恰相反,“麦兜族”自诩不仰赖父母,乐观向上,不拿、不要、不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积极努力,为寻找属于己的生活天地而奋斗拼搏,誓言不被高房价打败,不甘心一辈子“蜗居”。
  • 侨居法国的台湾人对台、法两地的生活有什么样的体会?在全球经济与政治局势紧张的境况下,他们对未来又有什么样的打算?为此,笔者采访了三位生活在法国的台湾年轻人,他们分享了在异乡生活、求学和工作的经历。他们置身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在不断吸收法国文化与精神价值的同时,始终保留着对台湾的热爱。其中一位受访者说:“法国和台湾都非常自由,但自由的方式不一样。”透露出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国家,因民族思想与传统习惯的不同,而有着其差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