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疫苗副作用 澳门翁死 港接种不叫停

人气 20

【大纪元1月8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香港实行甲型H1N1流感(人类猪流感)疫苗接种计划二周以来,日前出现首宗因注射疫苗引起吉巴氏综合症的怀疑个案,专家认为情况罕见,仍需进一步确定病发原因。当局表示会密切留意情况,但强调疫苗安全性受到肯定,目前不会叫停疫苗接种计划。

澳门传老翁注射后死亡

及至今日凌晨传来澳门方面的消息,一名79岁男子在接种H1N1甲型流感疫苗两日后死亡。据悉,死者上月11日接种第一剂疫苗后,并无明显不适,本月5日星期二接种第二剂疫苗后,当日中午感觉不适,到急症室救诊,发现有血压高、肺水肿、心脏衰竭等征状,经治疗后好转,到昨天早上病情突然恶化,经抢救后下午证实死亡。

澳门缳生局表示,这名病人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压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当地专家小组认为病人的死亡与接种疫苗无关。

港医生接种后疑患吉巴氏症

在香港怀疑出现“吉巴氏综合症”的是一名58岁执业医生,本身有长期病患,他在上月24日在公共诊所接种甲型H1N1流感(人类猪流感)疫苗,4日后出现下肢乏力症状,本月2日入住玛丽医院,证实患上一种脊椎蛛网膜炎,出现肌肉麻痹,目前情况严重但稳定,没有生命危险。

卫生防护中心专家小组昨日开会研判病情后召开记者会,专家小组成员之一李颂基医生宣布,初步诊断患者的病征和吉巴氏综合症符合。他说:“临床的检查发现二边下肢的肌肉无力,而且逐渐影响其它部位,透过临床的检查和化验,包括一些神经传送系统的检查,发现有些手脚的神经线,尤其是运动神经传送的速度减慢,这些都和吉巴氏综合症的情况是符合的,另外也做了其它的检查,包括扫描、血液的检查,没有发现其它导致征状的原因,所以在目前来讲,临床的征状应该和吉巴氏综合症相符。”

袁国勇:无法断定症状与疫苗有关

鉴于吉巴氏综合症是因为免疫力反应引起的神经线发炎,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系主任袁国勇教授认为,目前不能断定患者出现的吉巴氏综合症与注射甲流疫苗有否直接关系,对免疫系统的刺激也可能由其它病菌或病毒引起。目前还要进一步测试,大约一周后才有结果,“看清楚譬如他的呼吸道、他的粪便、甚至他的血清、看有否其它证据证明,他会不会同时有呼吸道的病毒或是肠道的感染,譬如有一种肠道弯曲杆菌和吉巴氏综合症有很大的关系,暂时这些化验我们正在进行中。”

袁国勇指出,目前还没有一个测试可以确定吉巴氏综合症和疫苗是否关系,“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测试所有的有关的病菌和病毒,看一下有否关系,如果没有就是说不关其它病毒、病菌的事,但是我们仍然没有办法证实到,究竟吉巴氏综合症和疫苗有没有关系。”他认为,“如果真的由疫苗引起吉巴氏综合症,就是一种稀有的异常反应”。

港府密切注视 暂不叫停

缳生防护中心总监曾浩辉表示,当局非常重视今次个案,会密切注意疫苗注射的情况,看看在推行疫苗接种计划之后,出现吉巴氏综合症的频率是否比平时高很多。他透露会参考外国的经验,在必要时启动“叫停机制”,“就是如果疫苗接种计划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而且对公众的健康造成一些比较重大的影响,我们经过专家的评核之后,不排除有这样的机制的可能性”。

但他强调,政府的新流感疫苗接种计划会继续进行,原因是该计划自12月实施以来,至今约10万人接种过疫苗,比例不算太高,而香港每年都有42至65宗吉巴氏综合症,如去年10月有10宗,11月有10宗,12月有6宗,都与疫苗注射无关,加上世界卫生组织也强调疫苗安全,所以暂时无须叫停。

李颂基医生表示,吉巴氏综合症有多种原因,也有可能出现很严重症状,而一般患者初期病情会加重,4周后会逐渐减退,而康复情况视每个人的情况而有所不同。治疗方面,除了要注意身体无力的情况,还要避免其它的并发症,还要用药物譬如球蛋白注射帮助稳定病情。

吁高危人士应注射疫苗

医学专家与卫生部门官员都呼吁高危人士都应该接种甲流疫苗。袁国勇教授指出,全球已经打了8千万针新流感疫苗,其中出现了50宗吉巴氏综合症,即每100万针出现少于一宗个案。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聣良表示,打流感针后出现严重不良副作用,原因是抗体反应过激,变成攻打自己的免疫系统,一般打针两星期后才有抗体产生。他认为疫苗仍是安全,建议高危人士应注射新流感疫苗。

食物及缳生局局长周一岳也表示,从预防疫症的作用与可能出现副作用两方面衡量,新流感疫苗比一般流感疫苗效果更好,因此鼓励高危人士继续接种。

周一岳并说,当局会继续留意新型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并会跟进法国药厂出产的同一批次疫苗有无出现副作用,也会留意是否有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17例疑接种疫苗致死 排除6例
港男接种甲流疫苗 染吉巴氏症
澳门一老者接种甲流疫苗后去世
东莞30吨甲流医疗垃圾 被集中处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