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下 中共央行忧通胀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11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张东光编译报导)中共央行近期在三年来首度提高利率之后,上周四在报告中又担心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加上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恐引发通胀的风险。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共央行在第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书中说,它将“持续引导货币情况逐渐回复到正常的水准”,一改金融危机时期物价趋势面临“相当大”风险的反应。报告中还说:“国际经济的复苏仍然相对缓慢,中国经济则快速增长,通胀的预期与物价的上涨风险不能忽略。”

据报导,美国联准会为了刺激经济,现正大谈二次量化宽松(QE2),但中共目前却选择让其刺激政策退场,印度与澳洲央行也在周二宣布提高利率,显示欧美与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相当不协调。

过去一年来,中共央行已经降低了银行新增放款的总量,10月19日更提高了基准利率0.25%,并表示此举的目的是“管理通胀的预期,并巩固房市调控政策的成果。”

它在报告中表示,全球各大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很可能将导致大批资金流入快速增长的经济体,“相对于充沛流动性与强劲通胀预期的背景,这些过剩的资金将寻找诸多宣泄管导,因此潜在的通胀压力需要高度的警戒。”

该报告还说,它需要采取更加弹性的政策,并进一步以强化管理通胀预期为目标。它同时强调,它誓言将进一步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的机制,并透过市场供需改革,以及选择一篮子不具名的货币来进行。

所谓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 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就是减少银行储备必须注资的压力。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

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与利率杠杆等传统工具不同,量化宽松被视为一种非常规的工具。比较央行在公开市场中对短期政府债券所进行的日常交易,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要庞大许多,而且久期也较长。

量化宽松一词是由日本央行于2001年提出,是指央行刻意通过向银行体系注入超额资金,包括大量印钞或者买入政府、企业债券等让基准利率维持在零的途径,为经济体系创造新的流动性,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的做法。

相关新闻
地方负债多 中国经济风险高
【新纪元】中国经济的泡沫 将要破灭?
【独立评论】世界和中国经济可能二次探底
新唐人【独立评论】2010将成中国经济拐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